[发明专利]小麦矮秆新种质的培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6659.7 | 申请日: | 2010-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梧;李慧敏;赵明辉;刘冬成;张爱民;李明哲;郝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A01H1/04;A01C1/00 |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矮秆新 种质 培育 方法 | ||
1.小麦矮秆新种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亲本选择
选择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潜力大的小麦品种为处理亲本;
第二步:挑选种子
在播种前4天,对即将处理的种子进行人工挑选,选择饱满度高的种子,将挑选的种子进行晾晒2天;
第三步:磁化处理种子
将挑选好的种子放入磁场强度为200mT的种子磁化机内进行磁化处理48小时;获得M0世代种子;
第四步:种植并得到M1代株高变异单株
将磁化处理的M0代种子按株距10cm、行距20cm进行单粒点播;获得M1代,选择株高变异M1代单株,以单株为单位进行收获、脱粒;
第五步:种植并得到M2代矮杆变异单株
将第四步获得M1单株,以单株为单位按株距10cm、行距20cm进行单粒点播,获得M2代,选择株高变异的矮杆单株,以单株为单位收获、脱粒;
第六步:种植并得到M4变异单株
将第五步入选的M2矮秆单株,继续以单株为单位进行种植,自交纯化2次至M4代,同时兼顾抽穗期、千粒重等性状,以单株为单位收获、脱粒;
第七步:继续定向培育得到M5矮杆变异单株
将第六步获得种子继续定向选育,获得M5代,以单株为单位收获、脱粒;
第八步:继续培育得到M6矮杆株系
将第七步获得种子继续选育,获得M6代,鉴定株系性状稳定性,对农艺性状优良的稳定矮秆株系,混合收获;
第九步:获得新种质
将第八步获得种子进行繁种,获得矮秆小麦新种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6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发方法
- 下一篇:无线微功率网络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