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型太阳能无泵自复叠吸收式制冷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6182.2 | 申请日: | 2010-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红;徐英杰;王勤;陈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F25B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太阳能 吸收 制冷系统 | ||
1.一种连续型太阳能自复叠无泵吸收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复叠 制冷模块与无泵吸收模块,自复叠制冷模块为:气体冷却器(3)的出口(3b)与 第一热交换器(4)的第一入口(4a)相连,第一热交换器(4)的第一出口(4b)与精馏器 (5)的入口(5a)相连,精馏器(5)的气相出口(5c)与冷凝-蒸发器(9)的第一入口(9a) 相连,冷凝-蒸发器(9)的第一出口(9b)经过第二节流元件(8)与蒸发器(7)的入口(7a) 相连,精馏器(5)的液相出口(5b)经过第一节流元件(6)与蒸发器(7)的出口(7b)连接 同时又与冷凝-蒸发器(9)的第二入口(9c)相连,冷凝-蒸发器(9)的第二出口(9d)与 第一热交换器(4)的第二入口(4c)相连,第一热交换器(4)的第二出口(4d)分成并联 的两路进入无泵吸收模块,第三截止阀(16)和第四截止阀(17)分别与第一 吸收器(10)的第一入口(10a)和第二吸收器(11)的第一入口(11a)相连;无泵吸收 模块为:集热发生器(1)的液相出口(1b)与第二热交换器(13)的第一入口(13a) 相连,第二热交换器(13)的第一出口(13b)与冷却套管(12)的第一入口(12a)相连, 冷却套管(12)的第一出口(12b)分成并联的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一截止阀(14)与第 一吸收器(10)的第二入口(10c)相连,第二路经过第二截止阀(15)与第二吸收器(11) 的第二入口(11c)相连,第一吸收器(10)的第一出口(10b)与第二吸收器(11)的第一 出口(11b)分别经过第七截止阀(20)与第八截止阀(21)合并成一路再与第二热交 换器(13)的第二入口(13c)相连,第二热交换器(13)的第二出口(13d)与集热发生器 (1)的入口(1a)相连,集热发生器(1)的气相出口(1c)与气液分离器(2)的入口相连, 气液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2a)分成并联的两路,一路经过第五截止阀(18)与第一 吸收器(10)的第三入口(10d)相连,另一路经过第六截止阀(19)与第二吸收器(11) 的第三入口(11d)相连,气液分离器(2)的第二出口(2b)与自复叠制冷模块的气体 冷却器(3)的入口(3a)相连,冷却套管(12)的第二入口(12c)经过第十三截止阀(26) 与冷却水进水管相连,第一吸收器(10)的第四入口(10e)经过第九截止阀(22) 与冷却水进水管相连,第二吸收器(11)的第四入口(11e)经过第十截止阀(23)与 冷却水进水管相连,冷却套管(12)的第二出口(12d)与冷却水出水管相连, 第一吸收器(10)的第二出口(10f)经过第十一截止阀(24)与冷却水出水管相连, 第二吸收器(11)的第二出口(11f)经过第十二截止阀(25)与冷却水出水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型太阳能自复叠无泵吸收式制冷系统,其特 征在于该系统用太阳能或其他低品位能源驱动,并采用二元或三元非共沸混合 物为制冷剂,DMF为吸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型太阳能自复叠无泵吸收式制冷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采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为氢氟烃混合制冷剂或氢氟烃与氢烃混合制 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型太阳能自复叠无泵吸收式制冷系统,其特征 在于第一节流元件(6)、第二节流元件(8)是毛细管、手动节流阀或自动节流阀, 第一热交换器(4)、第二热交换器(13)是套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1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