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暖器的摇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05970.X | 申请日: | 2010-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超;张军;聂勇;杜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28311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暖器 摇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取暖器的摇头结构,属于取暖器的摇头结构的改 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取暖器的摇头结构大多数以曲柄连杆结构及齿轮、齿条结 构为主,这些传统结构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等缺点, 而且这些传统摇头结构的摇头寿命短,难以通过75万次的摇头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 性能稳定、寿命久的取暖器的摇头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取暖器的摇头结构,包括有取 暖器底座及旋转部分、驱动凸轮、驱动电机,其中驱动凸轮置于取暖 器底座与旋转部分之间,驱动电机置于旋转部分的顶部,驱动电机的 输出轴穿过旋转部分插装在驱动凸轮的安装孔上,驱动凸轮的驱动轴 放在底座所设的滑道内,底座上设有的滑动定位柱安装在旋转部分所 设的旋转滑道内,旋转部分上设有的旋转中心轴套装在底座所设的旋 转中心套上。
上述底座上设有能与滑动定位柱一起支撑整机重量的滑动支 撑,两滑动支撑支撑在旋转部分左右两侧的滑槽中。
上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滑动定位柱。
上述旋转中心轴及旋转中心套为中空管。
上述驱动电机为同步电机。
上述旋转部分所设的旋转滑道为半圆滑道。
本发明由于采用凸轮驱动旋转部分运动的结构,节约了产品的空 间尺寸,增加了外观的小巧性、提高了稳定性,确保通过75万次摇头 测试。此外,凸轮与旋转部分之间及旋转部分与底座滑道之间都不用 螺钉固定,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为用户提供了性能 稳定、外观简洁小巧的产品。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 便实用的取暖器的摇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旋转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中凸轮的立体图;
图3-2为本发明中凸轮的主视图;
图3-3为本发明中凸轮的俯视图;
图3-4为本发明中凸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包括有取暖器底座9及旋 转部分2、驱动凸轮3、驱动电机1,其中驱动凸轮3置于取暖器底 座9与旋转部分2之间,驱动电机1置于旋转部分2的顶部,驱动电 机1的输出轴穿过旋转部分2插装在驱动凸轮3的安装孔31上,驱 动凸轮3的驱动轴32放在底座9所设的滑道4内,底座9上设有的 两个滑动定位柱61、62安装在旋转部分2所设的旋转滑道21内,旋 转部分2上设有的旋转中心轴5套装在底座9所设的旋转中心套7上, 旋转中心轴5与旋转中心套7相互配合,实现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 上述旋转中心轴5及旋转中心套7为中空管,上述驱动电机1为同步 电机。
为进一步提高支撑能力,本实施例中,上述底座9上设有能与 滑动定位柱6一起支撑整机重量的滑动支撑8,两滑动支撑8支撑在 旋转部分2左右两侧的滑槽35中,实现滑动。
上述旋转部分2所设的旋转滑道21为半圆滑道。本实施例中, 上述凸轮直径为25mm,上述凸轮偏心距为13mm,上述凸轮的安装偏心 距为25mm。其中,凸轮偏心距是指凸轮本身的参数,是指凸轮驱动 柱与电机安装孔之间的距离,而凸轮的安装偏心距为是指电机轴相对 于整机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这两个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开始时,驱动电机1带动驱动凸 轮3旋转,由于底座9与地面接触,所以不动,故驱动凸轮3通过驱 动轴32与底座9上设有的滑道4及底座9上设有的滑动定位柱61、 62与旋转部分2所设的旋转滑道21之间的配合,使旋转部分2连同 驱动电机1一起做左右反复摇头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59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