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废气催化氧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3592.1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林;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卫星丙烯酸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废气 催化 氧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废气催化氧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越来越得到化工等各生产厂家的重视,催化焚烧是近年来逐步发展的处理有机废气的新兴的先进技术,它是采用贵金属铂、钯等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物低温氧化燃烧的有机废气进行处理技术,几乎所有挥发性有机物都可在200-650℃的范围内催化燃烧,使有机物或氮氧化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氯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气、水和氮气。目前市场上有三个系列的贵金属催化剂:金属蜂窝贵金属催化剂、陶瓷蜂窝贵金属催化剂、陶瓷球型贵金属催化剂。其中金属蜂窝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压降小、易于清洗、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预计在石油化工领域将取代球型催化剂和陶瓷催化剂。催化焚烧技术具有正常生产过程中无需任何辅助燃料,系统操作简单、可靠,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已应用在:硝酸尾气催化还原处理、丙烯腈尾气催化氧化处理、丙烯酸尾气催化氧化处理、苯酐(PA)、顺酐(MA)、马来酸尾气催化氧化处理、苯乙烯尾气催化氧化处理、苯酚丙酮尾气催化氧化、尿素尾气催化氧化处理、聚丙烯酰胺尾气催化氧化处理、ABS尾气处理、橡胶工业尾气处理、炼油厂尾气催化氧化处理、油漆、喷涂、电子工业尾气处理、纺织工业尾气处理的领域中。已逐渐取代操作复杂,能耗高的热力焚烧系统。
催化焚烧通用工艺介绍如下:有机废气与补充空气经尾气换热器预热后,经加热器(一般只在开车使用)后,达到起始温度200-300℃后,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有机物在此被氧化为CO2和H2O等无机物。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经热量回收装置和尾气换热器后,排入大气。
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组成,往往不是单一组分,通常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以丙烯酸装置尾气为例,其有机组分有;醋酸、甲苯、丙烯酸、丙烯醛、丙烯、丙烷、丙烯酸酯类、醇类、醛类、等等近几十种成分。而这些成分的燃点由高到低各不相同,燃烧时的放热量也不相同,氧化反应速度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在工业化生产时,其原料的组份含量和流量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给稳定生产带来较大的困难,在催化反应器内,一般装填2-4层催化剂,燃点低、氧化速度快的无机物先被氧化,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的深入进行,各层催化剂的温度被逐步提高,高燃点的有机物也开始氧化,并进一步放出热量,催化剂床层温度逐级被推高。以3层为例,因有机物在三层催化剂内停留时间很短,氧化反应迅速被完成,如果出口控制的过低,高燃点有机物起燃时间较晚,反应没有完全结束,即被终止,这样尾气仍然还存在少量的有机物,而达不到环保要求。如果反应器床层出口温度控制过高,这样反应会过于激烈,一旦外部条件稍有变化,如:进料有机物浓度略有增加或补加的空气量有较大的波动等,都会引起反应温度迅速增加,工艺上即使有连锁停车系统,但因这个过程时间很短,一般在10秒~30秒,当发现时,已来不及控制,而造成催化剂床层飞温,严重的将损害催化剂,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催化剂一旦损害,其中的贵金属有效成份将流失,且载体也可能被烧毁并有可能坍塌。所以损坏的催化剂是不可再生和回用的。损坏的催化剂通常是最后一层因温度最高,而损坏的最为严重,下一层次之,第一层损坏最轻。
在化工实际生产控制过程中,反应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如果温度控制低,反应不完全,有机气体残余量较大就被放空,则达不到环保要求。如果温度控制高,不仅催化剂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因在连续运行的过程中,不稳定因素较多,控制的平稳率很难保证,稍有波动,极易造成飞温,即有可能在30秒内温度快速达到650℃以上,甚至可达到1000℃,这将对催化剂造成毁灭性损坏,也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废气催化氧化方法,分两级或多级对废气进行催化氧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高浓度废气催化氧化方法,工业废气先与空气混合成待催化的废气,这种废气被加热(预热)后,依次有间隔地经过多级催化层和撤热层,而被多级催化氧化并回收热量后排放。
所述高浓度废气总有机碳含量(TOC)>1000m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卫星丙烯酸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卫星丙烯酸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