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0594.5 | 申请日: | 201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波形 腹板 混凝土 叠合 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其特征在于:由波形钢腹板(1)、底部钢板(2)、上翼缘钢板(3)、纵向加劲肋(4)、预制混凝土板(6)、现浇混凝土层(9)以及栓钉连接件(5)组成;波形钢腹板(1)与底部钢板(2)、上翼缘钢板(3)焊接连接;纵向加劲肋(4)焊于底部钢板(2)上,栓钉连接件(5)焊接于上翼缘钢板(3)上方;预制混凝土板(6)搭设于上翼缘钢板(3)上,并与现浇混凝土层(9)形成叠合板;在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层(9)中设有现浇层纵筋(10)和现浇层横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板(6)中预设预制板纵筋(7)、角形抗剪钢筋(13)以及外伸的胡子钢筋(8),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层(9)包括现浇层纵筋(10)和现浇层横筋(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其特征在于:上翼缘钢板(3)和现浇混凝土层(9)通过栓钉连接件(5)完成连接,预制混凝土板(6)和现浇混凝土层(9)之间通过角形抗剪钢筋(13)、胡子钢筋(8)以及其界面粘结力完成连接。
4.一种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钢结构加工拼接、预制混凝土板的搭设与连接、现浇混凝土层的浇筑的步骤,具体如下:
a.在工厂将波形钢腹板(1)与上翼缘钢板(3)、底部钢板(2)焊接在一起,在底部钢板(2)上焊接纵向加劲肋(4),在上翼缘钢板(3)上方熔焊栓钉连接件(5);
b.将加工好的钢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并吊装,随后进行预制混凝土板(6)的搭设与连接:预制混凝土板(6)在工厂加工时将纵筋外伸作为胡子钢筋(8)、角形抗剪钢筋(13)以及预制板纵筋(7),施工时首先将预制混凝土板(6)吊装就位,利用上翼缘钢板(3)作为支点架设悬臂施工模板(12);
c.开始浇筑现浇混凝土层9,步骤如下:铺设现浇层纵筋(10)与现浇层横筋(11)并进行绑扎,以预制混凝土板(6)和悬臂施工模板(12)作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现浇混凝土层(9)的施工后,拆除悬臂施工模板(12),最后形成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5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电机式汽油发动机转速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