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0268.4 | 申请日: | 201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源;杨伟;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9/10;C08K3/32;C08K5/3492;C08K3/02;C08L27/1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汪祥虬 |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阻燃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特征在于其为含有重量百分比75~9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5~25%的微胶囊化阻燃剂的无机杂化聚合物,其中微胶囊化阻燃剂以微米级尺寸均匀分散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比为0~10%的阻燃协效剂、0~2%的抗滴落剂、0~1%的抗氧化剂和0~5%的增韧剂。
3.权利要求1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占复合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比将75~9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5~25%的微胶囊化阻燃剂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加热至230~240℃,经熔融共混,再经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和烘干,即得到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在混合前的原料中加入占复合材料总质量0~10%的阻燃协效剂、0~2%的抗滴落剂、0~1%的抗氧化剂和0~5%的增韧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化阻燃剂是对含磷阻燃剂表层进行包覆的一种核-壳型阻燃剂;所述核-壳型阻燃剂是在含磷阻燃剂表层包覆有5~25%的聚氨酯树脂、硅凝胶、环氧树脂或交联水性聚氨酯的具有核-壳结构的阻燃剂;
所述含磷阻燃剂选自聚磷酸铵、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次磷酸盐、红磷、焦磷酸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协效剂选自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蜜勒胺、硅酸盐、磷酸盐、硼酸盐、钼酸盐、双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抗滴落剂为聚四氟乙烯粉末。
8.如权利要求3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选自季戊四醇酯、异氰尿酸酯、硫代丙酸酯、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含酯键的高聚物、含苯乙烯基团的高聚物、含丁二烯基团的高聚物、含氢化的丁二烯基团的高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2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害虫的新颖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
- 下一篇:一种阻燃双密度胶料生产配方及其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