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58497.7 | 申请日: | 200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江藤义彰;坂中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G5/16 | 分类号: | F16G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迟姗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传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该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用于带式无级变速装置等,由多个块通过啮合卡紧固定在张力带上而形成。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块的树脂层由于随着带走行而在啮合部出现缝隙导致彼此接触产生剥落的技术措施。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包括单向排列的树脂制多个块、沿着该块的排列方向嵌入各块中以将各块彼此连结的张力带的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为众人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许第1441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块带走行初期阶段,因为各块适当地卡紧固定在张力带上所以带稳定地走行,但如果带随着走行而发热,或者张力带的啮合部一直在磨损,则各块与张力带之间会出现缝隙。因此,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相邻的块彼此接触发生剥落,该已脱落下来的树脂有可能啮入带的其它部分而导致带断裂。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块的树脂层由于随着带走行而在啮合部出现缝隙导致彼此接触发生剥落。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相邻的块彼此接触的部分设置台阶部,再在该台阶部内埋设由铝合金等高弹性材制成的加强部件。
具体而言,本发明以一种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为对象,该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包括张力带和多个块,该张力带设置成沿着带节线(pitch line)在带长方向上延伸,该多个块布置成沿带长方向排列,且该多个块分别通过与所述张力带啮合而卡紧固定在所述张力带上,并且采取了以下解决手段。
即,权利要求1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所述块中至少一个块的带长方向上的相向面上侧形成有沿着该块的带长方向凹陷的台阶部;
从所述块的带长方向观察,在所述块的与所述台阶部相重合的位置埋设有由高弹性材制成的加强部件。
权利要求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台阶部分别形成在所述块的带长方向的两个面上。
权利要求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或2中,沿着所述块的宽度方向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所述台阶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在具备通过啮合卡紧固定在张力带上的多个块的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中,在相邻块的相向面上侧形成有台阶部,所以即使在带走行时各块与张力带之间出现缝隙,由于设置了台阶部所以相邻的块彼此难以接触,在防止块的树脂层发生剥落方面很有利。
而且,由于在该台阶部中埋设有由高弹性材制成的加强部件,形成不仅由树脂层来承担接触时的载荷,而且也利用埋设在台阶部中的由铝合金等高弹性材制成的加强部件来支持载荷的结构,因此即使块与张力带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扩大,块的台阶部的树脂层与相邻的块接触,也能防止块的树脂层发生剥落,从而在实现带寿命延长方面能够获得有利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2所涉及的发明,因为在块的带长方向的两个面上分别形成有台阶部,所以与只在单面形成有台阶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相邻块的上梁部间的间隙很大,从而即使啮合部随着带走行而出现缝隙,块的树脂层彼此也难以接触,因而在防止剥落发生方面很有利。
根据权利要求3所涉及的发明,因为台阶部在块的宽度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所以与在块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都形成有台阶部的情况相比,即使相邻块的树脂层随着带走行而在啮合部出现缝隙导致彼此接触,接触面积也会很小,因而能够降低剥落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试验要点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 张力带
20 块
21 上梁部
22 下梁部
25 树脂层
26 加强部件
27 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为本质上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等意图。
图1和图2示意地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块带的整体结构,该块带作为高负荷传动用V型带用于具备带轮节圆直径可变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两变速带轮的双轴带式无级变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阪东化学株式会社,未经阪东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8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