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漂浮风力发电厂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0285.6 | 申请日: | 2009-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贝蒂尔·莫里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兹曼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11/04 | 分类号: | F03D11/04;F03D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罗正云;王琦 |
| 地址: | 瑞典维***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风力 发电厂 | ||
1.一种可漂浮风力发电厂,采用与水域相关的用于根据主导风力为产生电力创造先决条件的设施的形式,包括:a、可漂浮在水域中的独立而相互配合的浮筒单元;b、多个,即至少两个,彼此相邻定向且相互配合的涡轮机(风动螺旋桨);c、停泊系统,稳固地锚定于所述水域的受限底部区域;d、发电机单元,其可以由涡轮机的旋转运动来驱动,以用于产生所述电力;e、线缆段,一方面连接到所述发电机单元,并且另一方面连接到用于分配所产生的电力的陆基配电网络,其中所述浮筒单元中的至少两个(1,2)与适于形成和/或支撑垂直或基本垂直定向的第一框架结构(21)的水平定向承重梁(5)结构相互配合,所述涡轮机(4-4c)侧相关地分布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和/或承重梁结构,并且其中所述浮筒单元中的至少第三浮筒单元(3)与水平或基本水平定向的第二框架结构(22)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结构(21)和所述第二框架结构(22)彼此联合,其特征在于,同时利用控制单元或控制装备(100),以用于,除了其它方面,响应于主导风(“W”)向和所述设施(“A”)的位置并且在一个以上工具、设备和/或装置的帮助下,使该设施被控制以用于通过使所述可漂浮设施作为单元转动来引导所述风力涡轮机(4-4c)朝向风眼和风的方向,在于相关风向(63a1)、相关风力(63a2)和所述设施的相关位置(63a4)被引入到所述控制装备(100)作为输入数据,并且在于经由分配的运算电路和存储的算法(64d)通过所述控制装备(100)生成来自所述控制装备(100)的引出数据,以用于致动一个以上工具、设备和/或装置,以用于引起所述漂浮设施的一般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设备和/或装置中的一个以上包括水下螺旋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设备和/或装置中的一个以上包括使选定紧固点或入坞点移位到所述停泊系统的设备。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特别是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坞点被分配给所述停泊系统的上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属于所述控制装备的运算电路,适于影响用于在所述螺旋桨叶片的旋转期间控制所述螺旋桨叶片的转动运动的装置,并且在于第一工具,适于至少在一转期间为所述螺旋桨叶片分配不同的转动位置。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适于在所述螺旋桨叶片的部分或全部的向下运动期间将所述螺旋桨叶片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并且适于在所述螺旋桨叶片的部分或全部的向上运动期间将所述螺旋桨叶片转动到第二旋转位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可由所述控制装备控制,以用于响应于,除了其它方面,采用相关风力、所述螺旋桨叶片相对于其轮毂的角度位置、所述螺旋桨叶片的螺距轮廓和/或相关扰动的形式的输入信号,生成用于改变所述螺旋桨叶片的转动位置和/或所述设施的位置以达到最大化的发电电力的输出信号。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控制装备通过在所述螺旋桨叶片的旋转区域中的风速分布来致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兹曼电力公司,未经赫兹曼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02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碘系偏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音箱石灯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