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部锻炼器械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37676.2 | 申请日: | 2009-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4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朴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健旭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腹部 锻炼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加强锻炼身体的特定部位肌肉的锻炼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加强腹肌、解除皮下脂肪、形成理想的腹部状态的腹部锻炼器械。
背景技术
一般,为了锻炼腹部,通过持续的腹部强化运动锻炼形成腹肌。
但是,现代人由于繁忙无法通过持续的运动锻炼及强化腹部,而中老年人因腹部脂肪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鉴于这种实情,提出可在短时间内锻炼或加强腹部的各种形态的运动器具,通过所述腹部运动器具锻炼及加强腹部。
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6-109603号提出腹部运动器械,所述腹部运动器械可旋转地构成椅子,并将支撑架倾斜地构成,使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的腹部和脊椎柔和地移动运动,在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393199号提出座椅式腹肌锻炼器械,所述座椅式腹肌锻炼器械在座椅的下端安装可向左右摇动的偏心凸轮,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努力保持平衡的过程中自然可以做腹部运动。
并且,作为便携式腹肌运动器械有便携式腹部振动器,所述便携式腹部振动器,在皮带型壳体内部通过由电机驱动的椭圆形凸轮的旋转发生振动,此振动会传到与腹部接触的接触面,从而锻炼腹部。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437338号提出腹部运动器械,所述腹部运动器械在“C”状环形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本体内壁部安装指压辊,并在外周面的两侧形成把手,在腹部穿戴环形主体,抓住外部两侧的把手左右转动由此指压并按摩腹部。
所述现有腹部运动器械中,座椅式腹部运动器械是使用者坐在椅子的状态下驱动椅子进行腹部运动的器械,但存在体重重的人无法使用的问题,并且由于同时刺激腰和脊椎,因此会成为反而有害于老年人的运动器械。
并且,便携式腹部运动器械通过振动只单纯地刺激腹部或以按摩的形式刺激腹部,所以存在运动效果显著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腹部运动器械所具有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靠于通过单纯的振动或扭曲来锻炼腹部而是通过来自外部的物理冲击锻炼腹部,由此锻炼皮肤和肌肉的同时加强腹肌,可形成外形美丽的肌肉,而且可以有效地分解内部皮下脂肪的运动器械。
为了解决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腹部锻炼器械,所述腹部锻炼器械,包括:气缸,其通过液压或空气压动作;活塞,其通过气缸进行往复运动;打击部,其设于活塞的端部用于打击腹部,进一步提供由控制板构成的腹部打击器,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气缸,所述腹部锻炼器械不但通过打击加强腹部,还可以分解皮下脂肪。
所述本发明的腹部锻炼器械是活塞通过供给到气缸的外部压力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使打击部打击使用者的腹部的器械,并提供可以同时获得锻炼腹部皮肤的效果、锻炼腹肌的效果、分解皮下脂肪的效果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适用于本发明的打击部的立体图。
图5是适用于本发明的打击部的另一实施例示图。
图6a、6b是本发明的打击部的另一实施例示图。
图7是适用于本发明的打击部的另一实施例示图。
图8、9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打击部的动作单元的例示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腹部锻炼器安装指压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所述效果的本发明的腹部锻炼器械,包括:动力产生单元,其接受电源产生打击动力;腹部打击单元,其接收通过动力产生单元产生的动力并转换为水平运动打击使用者的腹部;高度调整单元,其可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调整腹部打击单元的高度;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动力产生单元和腹部打击单元。
所述动力产生单元可适用空气压缩机或液压发生器。
所述腹部打击单元,包括:气缸,其通过所供给的空气压或液压进行动作;活塞杆,其耦合于所述气缸;球形打击部,其耦合于所述活塞杆的端部。所述腹部打击单元可以以机械结构成为在驱动电机连接偏心凸轮或曲柄并旋转,同时打击腹部。
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在控制板的表面设定基本压力以便将空气压缩机或液压发生器的压力保持在适当水平,并可以设定及输入预定值,以组合或单独方式设定腹部打击单元的气缸的动作周期、打击强度以及动作时间和打击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健旭,未经朴健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7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辅助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 下一篇:新型组合物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