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牵开器氧量计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8989.1 | 申请日: | 200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吉米·坚-民·毛;罗伯特·拉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奥普蒂克斯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A61B5/1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安武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牵开器氧 量计 | ||
1.一种装置,包括:
轴;
把手,其连接至轴的基端部;
末梢部,其连接至所述轴的末端部,并包括牵开器部分和氧量计传感器;
第一光纤;
第二光纤,其中,所述第一光纤经过所述轴中的通道,所述第一光纤的末端部连接至所述末梢部的第一传感器开口,所述第二光纤经过所述轴中的所述通道,并且所述第二光纤的末端部连接至所述末梢部的第二传感器开口;以及
系统单元,其包括显示器、处理器、信号发射电路、信号检测电路、和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的末端部连接的插座,
其中,所述信号发射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光纤发送信号,所述检测器电路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系统单元包括电力管理电路和电池,并且
当所述电力管理电路检测到低电池状况时,所述电力管理电路使得在显示器上显示警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氧量计包括位于所述末梢部的底侧上的第一传感器开口和第二传感器开口,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和第二传感器开口分开约5毫米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激光发射器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器中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器使得具有从约600纳米到约900纳米波长的光学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器电路使得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学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不同波长中的第一波长是约690纳米,并且所述两个或更多不同波长中的第二波长是约83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为了测量与所述装置的所述末梢部接触的组织的氧饱和度,所述系统单元
判定与从所述末梢部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通过所述组织传输至所述末梢部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的第一波长光的强度相对应的第一量;
判定与从所述末梢部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开口通过所述组织传输至所述末梢部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开口的第二波长光的强度相对应的第二量;并且
计算第一量与第二量的衰减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氧量计传感器包括在所述末梢部的底侧上处于直线布置的三个或更多个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氧量计传感器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孔,其中所述三个或更多个孔中的任意两个以直线布置定位在所述末梢部的底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氧量计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发射器开口、第二传感器发射器开口、第一传感器检测器开口和第二传感器检测器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中的任意三个以直线布置定位在所述末梢部的底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发射器开口在所述第一传感器发射器开口和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器开口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器开口在所述第二传感器发射器开口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器开口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器开口离开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器约5/3毫米或更小,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器开口离开所述第二传感器发射器开口约5/3毫米或更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座可移除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的基端部。
16.一种装置,包括:
轴;
把手,其连接至所述轴的基端部;以及
末梢部,其连接至所述轴的末端部,并包括具有开口的氧量计传感器,所述开口具有至少两个光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包括同心芯光纤。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包括分通道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奥普蒂克斯公司,未经维奥普蒂克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89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