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丝光机酸中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52428.7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战旗;于滨;梁政佰;王德振;苏金秀;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3/16 | 分类号: | D06B3/16;D06B23/02;D06B2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丝光 中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丝光机酸中和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酸槽是染整丝光机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中和布内外未洗净的烧碱,使布面内外PH一致并保持在7~8之间;同时中和完后水洗程度又决定着布面所带盐分的多少,盐分越多染色过程中不稳定因素越大,所以酸槽所在位置又制约着染色好坏。目前所用酸槽都是单槽中和并且距烘筒最多两个水洗槽,存在以下缺点:1、单槽中和,中和时间少。2、单纯在水中交换,不利于渗透,必然导致布内外PH不一致。3、由于中和后只有两个槽子水洗,必然导致布面含盐分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使用性能优良的丝光机酸中和装置。其技术内容为:
一种丝光机酸中和装置,包括轧车和酸槽,酸槽内设有若干导布辊,其特征在于:设有两组轧车和酸槽,其中轧车采用5T压力的轧车,在两个酸槽的上方增设一透风架,透风架上轴承安装有多个导辊。
所述的丝光机酸中和装置,酸槽内的若干导布辊分上下两排交错排列。
其工作原理为:坯布经过第一个的轧车压榨碱液后,进入第一个酸槽并绕过酸槽内的若干导布辊,在酸槽内预中和坯布上的碱液,然后穿出第一个酸槽,再经第二个的轧车压榨碱液后,绕过透风架上的多个导辊,进入第二个酸槽并绕过此酸槽内的若干导布辊,进一步中和坯布上的碱液,然后穿出第二个酸槽,以便达到内外中和一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大压力轧车,尽可能去除坯布上的碱液,以便尽量降低带入酸槽内烧碱的量,降低酸中和负荷,同时也减少了中和酸的用量;
2、采用两个酸槽对坯布进行中和,以保证中和的彻底性;
3、增设安装有多个导辊的透风架,从第一个酸槽穿出的坯布绕过透风架上的多个导辊时,增加了酸往坯布纤维内部渗透中和的时间,在保证万米单耗未提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中和效果和内外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轧车2、酸槽3、导布辊4、透风架5、导辊6、弯辊7、坯布
具体实施方式
设有两个轧车1和两个酸槽2,其中轧车1采用5T压力的轧车,增加对坯布7的挤压力,以便尽量降低坯布7带入酸槽2内烧碱的量。酸槽2内的若干导布辊3分上下两排交错排列,经过第一个轧车1挤压碱液后的坯布进入第一个酸槽2,绕过酸槽2内的若干导布辊3,预中和碱液,然后穿出第一个酸槽2,绕过弯辊并经过第二个轧车1挤压残留的碱液后,绕过透风架上的多个导辊,再进入第二个酸槽2,绕过酸槽2内的若干导布辊3,进一步中和残留的碱液,最后穿出第二个酸槽2,使坯布达到内外中和一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未经鲁丰织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2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衣机的传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绣花机机头调节手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