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低成本封闭降水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18902.4 | 申请日: | 200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超;龚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低成本 封闭 降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基排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基基础施工中常用降水井来排除积水。在排除积水后,现有的降水井封闭有下列两种方法:
第一种:需要首先向井内回填碎石至一定高度后,用干拌混凝土进行第一次回填初步达到止水作用,强度增长到设计强度然后浇筑第二次混凝土,实现最终封闭。
第二种:对于高承压水井,则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分3-4次浇筑,逐步降低井内水头,最终封闭。
以上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
1、施工周期比较长,一般最少需要20天才能封闭。
2、封闭效果差,在有较高水压的情况下,很难完全阻断渗水路径,地下水容易通过混凝土与井口管之间的通道渗出,导致封闭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低成本封闭降水井的装置,要解决现有的降水井封闭施工周期长,封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快速低成本封闭降水井装置,它位于降水井的上口内,在降水井的上口固定有一个井口管,井口管外围焊接有预埋板,预埋板预埋在底板混凝土中,井口管内焊接有封头钢板,封头钢板上有至少一个涌水孔,涌水孔上焊接有套筒,套筒与堵头螺纹连接。
所述套筒有内螺纹,堵头有外螺纹。
所述套筒有外螺纹,堵头为带有内螺纹的旋盖形状。
所述堵头的顶部可连有旋紧螺母。
所述井口管外围的预埋板可以是环形板或翅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封闭效果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本实用新型通过零件的焊接和螺纹连接实现降水井的封闭,完全阻断了地下水的渗透路径,不需要在井内回填碎石和混凝土。
2、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一般20分钟可以完成封井作业。
3、降低施工成本,采用此方法可比一般方法每口井节省50%以上费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适用于地基的排水施工,在封闭基坑降水井时采用,也可在其他领域参照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降水井上口固定井口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降水井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封头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封头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封头钢板、2-套筒、3-堵头、4-涌水孔、5-旋紧螺母、6-降水井、7-底板混凝土、8-封闭降水井的混凝土、9-地基土、10-井口管、11-水面、12-预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所示,这种快速低成本封闭降水井装置,它位于降水井6的上口内,在降水井6的上口固定有一个井口管10,井口管外围焊接有预埋板12,预埋板12是环形板或翅形板。预埋板预埋在底板混凝土7中,井口管10内焊接有封头钢板1,封头钢板上有至少一个涌水孔4,涌水孔上焊接有套筒2,套筒2与堵头3螺纹连接。
参见图3-图5所示,所述套筒2有内螺纹,堵头3有外螺纹,堵头的顶部连有旋紧螺母5。封头钢板上开有一个涌水孔4。
实施例二,参见图6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套筒2有外螺纹,堵头3为带有内螺纹的旋盖形状,堵头的顶部连有旋紧螺母5。封头钢板上开有三个涌水孔4。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参见图1、图2所示:
步骤一,在降水井的上口固定有一个井口管,井口管外围焊接有预埋板12,预埋板预埋在底板混凝土7中,井口管的上口与底板混凝土7平齐;
步骤二,在井口管内焊接封头钢板1,将封头钢板的周边与井口管的内壁焊接,封头钢板距井口管上口的距离大于100mm,封头钢板上预先开有至少一个涌水孔,通过涌水孔上的套筒用抽水设备进行井内降水,始终保持井内水位在封头钢板以下300mm左右;
步骤三,在封头钢板的涌水孔上焊接套筒2,焊接完成后关闭抽水设备停止降水,迅速用堵头3与套筒螺纹连接,快速封闭降水井;
步骤四,在封头钢板上方的井口管内浇筑封闭降水井的混凝土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8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强力振动筛机
- 下一篇:一种太子参去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