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格型针织单面组织布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14593.3 | 申请日: | 200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庄芳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 地址: | 2130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格 针织 单面 组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单面组织布。
背景技术
纬编针织物主要有三种结构单元,即成圈、集圈以及不编织。成圈表示吃全针,织针完成整个编织过程,形成线圈。集圈表示吃半针,织针只是吃纱而没有脱圈、成圈,在旧线圈上形成圈弧。而不编织表示不吃针,织针不吃纱,在织物背面形成浮线。完成一组线圈编织的结构称为路。
目前纬编针织物主要为单面布和双面布两种,这两种布的结构比较简单,缺少花型变化,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服装面料的功能性是目前人们追求的重点,而功能性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功能性后整理,一是采用功能性原料。通过后整理方式使面料具有功能性的方式,成品成本较低,但功能性不能持久且很多功能性助剂在整理过程中会对水、土壤等造成污染;采用功能性原料增加面料的功能性是针织产品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但功能性原料一般成本较高,使面料的价格偏高,无法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花型效果且具有抑菌、抗静电、集热多重效果的方格型针织单面组织布。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单面组织布,其正面具有方形花纹,背面具有立体方格;最小花型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2、4、6路成圈结构单元,第3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第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2、3、4、6路成圈结构单元,第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3、4、5、6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3线圈纵行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方格型针织单面组织布的正面具有细密小方形花纹图案,背面具有立体方格花型,从而使得织物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可结合PTT、涤纶与铜离子纱等不同原料纱线的功能,使组织布具有抑菌、抗静电、集热多重效果,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格型针织单面组织布的编织图。图中曲线则表示实际针织中的纱线,为成圈,为集圈,为不编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方格型针织单面组织布的正面具有细密小方形花纹,背面具有立体小方格;最小花型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行。
见图1,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2、4、6路成圈结构单元,第3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第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2、3、4、6路成圈结构单元,第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3、4、5、6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3线圈纵行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方格型针织单面组织布选用单面四跑道机台编织,并采用A、B、C三种织针搭配排列。排针方式是:A、B、C、C,四段为一个循环。
每段以6路形成一个循环。其中第1、4路为PTT纱,第2、5路为涤纶纱,第3、6路为腈纶铜离子功能纱。2、3、5路在集圈和不编织的共同作用下,在织物背面形成立体小方格结构,结合PTT纱线本身的优良弹性,可将铜离子纱线聚集,在织物正面形成方形花纹,贴近皮肤可发挥铜离子纱的抑菌、防静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方格型针织单面组织布的三角配置图见表1。
表1
其中“△”表示成圈;表示集圈;“-”表示不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4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机机头起针三角防撞保护器
- 下一篇:喷气织机多臂连杆护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