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心式低脉动度脉动式无级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12536.1 | 申请日: | 200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2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心 脉动 无级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心式低脉动度脉动式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具有工作可靠、调速范围广、调速方式多、结构简单等优点,目前在纺织、化工、轻工、塑料、造纸、食品、制药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如何尽可能降低其输出运动的脉动度、减小其速度波动性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心式低脉动度脉动式无级变速器,该装置不仅脉动度小,调速性能稳定,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脉动度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包括箱体和调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相脉动发生机构,所述多相脉动发生机构由若干结构相同的凸轮摇杆机构构成,所述各凸轮摇杆机构的凸轮沿轴向设置于同一输入轴上,且在空间上沿所述输入轴的周向均布,所述各凸轮摇杆机构的输出摇杆各分别经一超越离合器与同一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各凸轮摇杆机构的中间传动连杆与调速机构相连接,以通过调速机构进行调速控制,所述箱体为对心式结构,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相脉动发生机构的新型设计,不仅实现了输出轴的低脉动度变速输出,整体脉动度小,且脉动发生机构中含有凸轮副,能实现特定位置即特定传动比条件下脉动度为零。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采用对心式结构,输入轴与输出轴在同一水平面上,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和发展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轴,2、凸轮,3、输出轴,4、输出摇杆,5、中间传动连杆,6、滑套,7、调速滑座,8、调速蜗杆,9、滚子,10、超越离合器,11、箱体,12、调速机构,13、凸轮摇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对心式低脉动度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包括箱体11、调速机构12和多相脉动发生机构。本实施例以三相脉动发生机构为例。所述三相脉动发生机构由三个结构相同的凸轮摇杆机构13构成。各凸轮摇杆机构13分别包括凸轮2、中间传动连杆5、铰接于中间传动连杆5一端的滚子9、输出摇杆4和超越离合器10。各凸轮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并沿轴向设置于同一输入轴1上,且在空间上沿输入轴1的周向均布,即各凸轮的相角相互错开120度。各中间传动连杆5一端经滚子9与凸轮2相连接,另一端与输出摇杆4的一端相铰接,各输出摇杆4的另一端分别经超越离合器10与同一输出轴3相连接,以带动输出轴3实现单向间歇转动。
调速机构12包括调速蜗杆8、调速滑座7和与中间传动连杆5数量相同的多个滑套6,在本实施例中,即有三个滑套。调速滑座7的一端与调速蜗杆8相连接,以在调速蜗杆8的转动驱动下调速滑座7进行直线往复滑移,调速滑座7的另一端与三个滑套6同时铰接,且三个滑套6铰接于同一轴心线上。各滑套6分别与对应的中间传动连杆5滑动连接,以通过调速滑座7工作位置的变化,改变中间传动连杆5的运动轨迹,从而在凸轮2转速一样的情况下,获得输出摇杆4不同的输出转速,最终达到不同速比的要求,实现无级调速的目的。
为了能够降低脉动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三相结构,即在输入轴1上装有三个结构相同的凸轮2,但在空间中按相差120度的位置排列,使其各在每个周期中对应的120度里输出较平稳的曲线,同时输出摇杆4各通过一超越离合器10与输出轴3相连接,使输出轴3输出三个输出摇杆4中单向高的转速,从而实现低脉动度的脉动输出。通过调速机构和高副机构合理配合,使无级变速器的调速范围尽量大,脉动度尽量小。
为了降低箱体的加工难度,提高箱体加工的方便性,上述箱体11采用对心式结构,即输入轴1和输出轴3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对心式低脉动度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具有变速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特定调速位置(传动比)条件下脉动度为零,整机脉动度小,制造方便和成本较低等优点。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准零功耗待机的电脑电源
- 下一篇:一种可变色的LED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