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12494.1 | 申请日: | 200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春;王红;单宝珠;孙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磊 |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底架 动力 通风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具体地是采用无动力负压空气为车下设备进行冷却处理,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已经投入运营的城市轻轨、地铁、动车组等轨道车辆,在车体底架下方设置有多个设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这些车下设备会形成大量的热量。
现有容纳车下设备的设备舱通常是密闭结构的,当车下设备产生热量后难以及时向外散发,从而引起设备升温较快,不利于车下设备自身的正常工作,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如果采用对流风机进行强制性散热方式,不仅会增加车体自重,而且所形成的工作噪音还会向客室内部传递,不利于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和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利用轨道车辆高速运行过程中在车体底部形成的空气负压区,将空气引入到密封的设备舱中,在无动力状态下给设备舱内的车下设备进行自然通风冷却处理,从而既提高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风阻,又能及时为车下设备进行冷却,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主要包括有:
车体下方的底架钢结构,在底架钢结构下方连接有裙板和设置在两侧端的端板,在裙板和端板底部连接有底盖板,底架钢结构和裙板、端板、底盖板形成容纳车下设备的密封的设备舱。
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裙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在底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
如上述基本方案,当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在整个车体下方会相应地产生一个较大空气负压区。此时,通过裙板上的进风孔,使得车外的负压空气能够进入到底架设备舱内部,在对车下设备进行冷却以后从底盖板上的出风孔排出。
由于在设备舱中形成定向的空气流动,因而车下设备表面形成的工作热量被散发到车外,此类无动力通风冷却方式无需配置任何强制对流装置,较为经济实用。
轨道车辆所运行的路轨区域通常是灰尘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为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对车下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可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在进风孔上设置有迷宫式格栅,在迷宫式格栅的内侧安装有可拆卸、可清洗的过滤网。
通过迷宫式格栅可将颗粒较大的灰尘阻挡住,颗粒较小的灰尘则可被过滤网吸附,所以进入到设备舱内部的空气较为清洁。
更为优选的改进方案是,在每个车下设备之间设置有底架隔板。
裙板、端板、底盖板、底架隔板和底架钢结构,为每一个车下设备建立了一个相互独立、密封的设备舱。在无动力通风状态下,设备舱内部的车下设备各自被通风冷却,即使发生电器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也会起到了相应的隔离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具有的优点是:
在无动力状态下给车下设备进行自然通风冷却,维护车下设备的正常工作,并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减少风阻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有利于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
无需配置任何强制性对流装置,既经济实惠,还可有效地降低车体自重。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所述车体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裙板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裙板1,底盖板2,底架隔板3,车下设备4,底架钢结构5,进风孔6,端板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包括有底架钢结构5,在底架钢结构5下方四周连接有裙板1和端板7,裙板1和端板7底部连接有底盖板2,在每个车下设备4之间设置有底架隔板3。
底架钢结构5和裙板1、端板7、底盖板2、底架隔板3为每一个车下设备形成了一个相互独立、密封的设备舱。
在裙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孔6,在进风孔6上设置有迷宫式格栅,在迷宫式格栅的内侧安装有可拆卸、可清洗的过滤网。
在底盖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
当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在整个车体下方会相应地产生一个较大空气负压区。此时,通过裙板1上的进风孔6,使得车外的负压空气能够进入到底架设备舱内部,在对车下设备进行冷却以后从底盖板2上的出风孔排出。
由于在设备舱中形成定向的空气流动,因而车下设备表面形成的工作热量被散发到车外,即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动力通风冷却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燃机车抱轴油盒上盖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支腿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