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铣床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2544.8 | 申请日: | 200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5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岭;杨阳;张铭;何可;陈慈辉;熊立波;关允;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发军 |
| 地址: | 43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铣床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床夹具。
背景技术
已有的铣床夹具为螺杆螺旋加紧式,在装卸加工试样需用扳手拧螺丝,夹具螺杆间距小,使用扳手不方便,螺杆容易晃动,试样不易固定平衡,如试样一头紧、一头松,试样中就有间隙,制出来的试样就会出现毛刺,还容易偏肩,影响试样分析结果。同时,因为试样的固定不好造成刀具的快速磨损。另外,每一次试样装卸的时间约5-6分钟,影响劳动效率和检验及时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铣床夹具,克服已有技术操作不方便,螺杆容易晃动,试样不易固定平衡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铣床液压式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样槽,其特征在于,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的杆端分别插入所述样槽两端的夹具本体内,所述第一拉杆的T头与第二拉杆的T头固定被加工试样,所述第一拉杆的杆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第二拉杆铰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所述两个杆端连接点的距离等于被加工试样长度,所述连接块安装在所述夹具本体下部;液压缸安装所述夹具本体与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液压缸活塞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液压缸连接液压控制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样槽、第一拉杆、第二拉杆、连接块、液压缸的数量分别为一个至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1、单位时间内每装卸一道试样可以提高四倍以上时间,大大缩短了装卸样时间。2、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由疲劳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3、提高了试样加工的质量,保证试样的加工精度减少了由于试样加工质量不合格而带来的检验数据失真。4、该液压夹具简单实用,操作简单,丰富了数控铣床夹具,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夹具块3通过螺栓2固定安装在夹具本体28上,五对夹具块3在由数量分别为四个的第一拉杆、第二拉杆1相对组成的四对拉杆对之间间隙安装,形成四个样槽,第一拉杆、第二拉杆1的杆端分别插入样槽两端的夹具本体28内,轴27安装在连接块26上,第二拉杆1通过轴27与连接块26连接,夹具本体28用螺母螺栓对32、33安装在铣床上。
如图2所示,第一拉杆7用螺母螺栓对20、21安装在连接块26左端,第二拉杆1安装在连接块26右端,两个安装端点的距离在公差范围内等于被压试样长度,液压缸8安装在夹具本体28内,液压缸8的活塞与连接块26连接,液压缸8的油从管4入由管19出,液压缸8连接液压控制单元。液压单元包括油泵、油箱、散热器、油体滤清器、压力传感器等。
图2所示为样槽5、第一拉杆7、第二拉杆1、连接块、液压缸的数量分别为四个时,本具体实施方式立式数控铣床液压夹具的俯视图。本装置可同时对四个试样进行装压。
本具体通过控制电磁阀来控制液压缸的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第二拉杆的上下运动,固定或拆卸拉力试样。其工作过程如下:将冲压好的拉力试样放入液压夹具的样槽5中,所装试样一头紧贴夹具方形拉杆7从而方便对齐试样,在式样上压好压块,将夹具外侧活动拉杆1竖直卡入压块,开启油泵,按下装样按钮后液压缸8的油从管4入,由管19出,活塞9向下运动带动两拉杆7和1下行从而压紧待加工拉力试样,试样加工好后,按下卸样按钮液压缸8内油从管19入由管4出,活塞9向上运动带动两拉杆7和1上行从而松开试样。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