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袋机的自动定量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01392.X | 申请日: | 200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8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苏和生;李国一;洪勇;余哲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和生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B65B1/12;B65B1/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7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袋 自动 定量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生产中菌基装袋机的自动定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食用菌生产制作过程中,菌基的装袋和成型是食用菌生产的重要环节,菌装的虚实及烂袋都会给菌种厂及种植食用菌的农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市场上有售的一般的装袋机装袋时靠人工手紧握塑料袋另一手托住袋的底部装满后,更换另一袋装填时的二者之间,机器输送的原料不能停住,原料洒满操作现场。中国专利文献CN 2010975 17Y公开了一种木耳菌培养料的装袋机,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一般装袋之后只能再次靠手工操作将装好的袋卸下,不但装袋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它采用了上半个袋桶下端的左侧与袋桶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半个袋桶的左端与袋桶支架的上部铰接,下半桶支脚固定在下半个袋桶的下侧,支脚滑道的左侧固定在滑道上。本实用新型随着袋子逐渐装满,袋子推动袋桶支架连同上半个袋桶和下半个袋桶向右移动,当下半桶支脚从支脚滑道的水平段滑入支脚滑道的倾斜段时,下半个袋桶也同时向下倾斜,使装好木耳菌培养料的袋子顺势滑落,即完成一个装袋过程。但该结构存在着下列问题:一是由于上半个袋桶的桶底是顶住袋底的,菌料袋装满时袋内具有一定的压力,而菌料的重量较轻,该压力可能使菌料袋无法落下;二是在菌料袋可以顺利落下的前提下,由于在菌料袋还未装满时,下半桶支脚已经开始从支脚滑道的水平段滑入支脚滑道的倾斜段,下半个袋桶也同时向下倾斜,这样,菌料袋也跟着向下倾斜,使得菌料袋所装的菌料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影响了实用菌的产量与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装袋机装出的菌袋虚实不均、长度不一,影响实用菌产量与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装袋效率高以及装袋长度、松紧度一致的装袋机自动定量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装袋机的自动定量控制装置,设于装袋机的机架上,所述的装袋机包括电机、料斗和出料管以及设在出料管中的绞龙,绞龙轴和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所述的自动定量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回形导轨槽以及滑动连接在回形导轨槽上的托袋架,托袋架的位置与出料管出口相适配,绞龙轴上设有离合器,设置在托袋架上的连杆通过铰接在机架上的套管与离合器的操纵机构相连,托袋架与机架之间设有弹性件。绞龙后部的绞龙轴上设有离合器,电机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到离合器,离合器分离时绞龙不转,离合器接合时则绞龙旋转。装袋工作开始时,离合器接合,绞龙旋转,菌料通过绞龙向出料管的出口输送,当菌料袋内的菌料逐步增加时,灌注的压力作用在菌料袋的底部,而菌料袋的底部接触托袋架,这样,托袋架沿着回形导轨槽向远离出料管的方向移动,到达设定的装袋长度时(即托袋架到达回形导轨槽远离的出料管一侧的极限位置时),托袋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回形导轨槽的垂直槽中,此时托袋架上的连杆及其相连的套管与出料管的轴线构成一个角度,托袋架通过连杆和套管拨动操纵机构使离合器分离,绞龙停止转动,出料管内的菌料即停止向前输送。这样,操作者可以取下已装满的菌袋,换上空袋,再开始新一轮装填作业。弹性件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通过托袋架对菌料袋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出料管必须达到一定的压力才能将菌料挤出,由于弹性件的弹力是一定的,所以所装的菌料袋的松紧程度一致性好,传统生产依靠人力来控制菌料袋的松紧程度,一致性很差。另外,弹性件的弹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从而确保菌料袋的松紧程度达到要求。二是在装完一个菌料袋后,托袋架及连杆可以利用弹性件的回弹力自动复位,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装袋机的自动化程度。自动定量控制装置可以使装袋机实现半自动化,装袋过程中能自动按照事先设定的装填紧实度及装袋长度装填,达到设定的装填长度时即自动停止装袋,可以节约劳动力,加快装填速度,降低成本,同时,所装的菌袋一致性好,所产食用菌品质高,提高了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和生,未经苏和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行程限位装置的模具料缸
- 下一篇:一种原煤水分干燥输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