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边缘密封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77180.2 | 申请日: | 200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友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E06B3/67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边缘 密封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条,尤其是一种玻璃边缘密封条。
背景技术
一般的玻璃边缘密封都是采用两玻璃边缘安装的毛刷条进行密封,但其密封效果并不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好密封性的玻璃边缘密封条。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玻璃边缘密封条,包括一种玻璃边缘密封条包括:纵向延伸的底板,分别连接于底板且纵向延伸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高度相同,第三侧壁的高度为第一侧壁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侧壁上靠近第三侧壁的一侧设有平行于底板的支壁,所述支壁一端连接于第二侧壁高度的中间部位,另一端向高度方向弯折形成与第二侧壁平行的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位于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其高度略低于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与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正对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凸点。第一侧壁、底板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一个“U”形凹槽,所述凹的宽度与玻璃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侧壁、支壁与第四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二个“U”形凹槽。
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第三侧壁之间形成一可设置毛刷条的槽口。
由于在玻璃边缘密封条上采用了凹槽结构,使得两玻璃在连接时的密封条形成迷宫式封密结构,使得密封性能大大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玻璃边缘密封条的剖视图。
图2为玻璃边缘安装密封条后的两玻璃相互配合密封过程示意图。
图3为玻璃边缘安装密封条后的两玻璃相互配合密封的示意图。
其中:
1-密封条 4c-第三侧壁 9-限位条
2-底板 4d-第四侧壁 10-槽口
3-凸点 6-凹槽 12,12’-玻璃
4a-第一侧壁 7-凹槽 20-第一迷宫式封闭结构
4b-第二侧壁 8-支壁 30-第一迷宫式封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安装于玻璃边缘的密封条通常具有与玻璃边缘相匹配的长度,因此玻璃边缘密封条是纵长形的,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将密封条长度进行断取。
参照图1所示,是一种玻璃边缘密封条的横截面,该密封条1具有纵长方向延伸的底板2,该底板2定义了一底板平面,底板平面上分别连接有纵向延伸的第一侧壁4a、第二侧壁4b,以及第三侧壁4c,所述第二侧壁4b位于第一侧壁4a与第三侧壁4c之间,第一侧壁4a与第二侧壁4b的高度相同,第三侧壁4c的高度为第一侧壁4a高度的二分之一;其中第一侧壁4a、底板2与第二侧壁形成第一个“U”形凹槽6,该凹槽6宽度的设置与玻璃厚度相匹配,因此玻璃的边缘可卡设于该凹槽6内;第一侧壁4a与第二侧壁4b相正对的内表面设有二对凸点,用于使玻璃与第一、第二侧壁4a、4b之间配合更紧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壁4a与第二侧壁4b分别与底板2垂直设置的;但第一侧壁4a与第二侧壁4b也可以与底板之间呈小于90度的倾斜设置。第二侧壁4b上靠近第三侧壁4c的一侧设有一平行于底板2的支壁8,该支壁8一端连接于第二侧壁4b高度的中间部位,另一端向上延伸弯折形成第四侧壁4d,该第四侧壁4d平行延伸于第二侧壁4b及第三侧壁4c之间,其高度略低于第二侧壁4b,这样第二侧壁4b、支壁10、第四侧壁4d之间形成第二个“U”形凹槽7。底板2上位于第二侧壁4b与第三侧壁4c之间设有一凸出于底板平面的限位条9,该限位条9与第三侧壁4c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槽口10,该槽口10中可用于收容毛刷条(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2所示,第一玻璃12、第二玻璃12’相互配接的一侧边缘分别安装有密封条1,当两玻璃分别向两侧滑移时,两密封条1相互靠近,直至相互配接且相互限位。
进一步参照图3所示,当第一玻璃12的密封条1与第二玻璃12’的密封条1完全抵靠配合时,两个相对的密封条1的第三侧壁4c分别啮合于对方密封条1的第二个“U”形凹槽7内,这样在第一玻璃12与第二玻璃12’之间就形成了第一个迷宫式封闭结构20及第二个迷宫式封闭结构30,从而使得两玻璃之间的密封性得以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友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友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7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定位钻孔设备
- 下一篇:连接角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