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络接口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76096.9 | 申请日: | 200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佟建勋;杨成枝;韩宇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 代理公司: | 国防专利服务中心 11043 | 代理人: | 钱立亚;江亚平 |
| 地址: | 10014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接口 高能 电磁 脉冲 防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能电磁脉冲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对网络接口进行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的电路。
背景技术
在网络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持续时间极短但能量很大的浪涌,比如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电磁波耦合到电子元器件或传输线路上产生电磁脉冲,使得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仅会失真,而且会破坏通信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失。人们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浪涌的存在,为此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浪涌保护电路。但是在网络接口增加上现有的浪涌保护电路,不但存在不能有效防护浪涌的问题,还存在插入损耗大、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使得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下降。如何使浪涌保护电路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防护,且各项参数指标满足信息传输的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提供一种插入损耗小、响应时间快能够对网络接口提供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的电路,以解决我军的武器装备中网络接口的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网络接口输入端和输出端、气体放电管、电阻、固体放电管,包括至少两组防护单元,每组防护单元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两端口之间,包括一个气体放电管;第一固体放电管、第二固体放电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气体放电管连接输入端的两端,其中央电极接地;输入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体放电管的一端和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体放电管的一端和输出端,第一固体放电管的另一端和第二固体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地。
固体放电管具有极小的结电容(皮法级),不会造成高频传输衰减过大,保证了网络传输的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入损耗过大的缺陷。同时,固体放电管拥有纳秒级的响应时间,在浪涌来袭的同时可以立即做出反应。另外气体放电管虽然响应时间长于固体放电管,但气体放电管拥有良好的通流能力,可以将大部分浪涌泄放到大地。
本实用新型为我军各种武器装备的网络接口提供了电磁脉冲防护功能,响应时间快、插入损耗小,保障了武器装备网络接口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百兆网络的防护器电路图。其输入端J1和输出端J2为四个端口,每组防护单元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两端口之间,所以需两组防护单元。
第一组防护单元包括第一气体放电管G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固体放电管P1、第二固体放电管P2。第二组防护单元包括第二气体放电管G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固体放电管P3、第四固体放电管P4。
第一组防护单元连接在输入端J1-1、J1-2和输出端J2-1、J2-2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第一气体放电管G1连接输入端J1的J1-1和J1-2端口,其中央电极接地。
第一固体放电管P1的一端与输出端J2-1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输入端J1-1;第二固体放电管P2的一端与输出端J2-2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输入端J1-2;第一固体放电管P1的另一端和第二固体放电管P2的另一端接地。即电阻R1和P1串联接在输入端J1-1和地之间,电阻R2和P2串联接在输入端J1-2和地之间。
第二组防护单元连接在输入端J1-3、J1-4和输出端J2-3、J2-4之间,第二气体放电管G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三固体放电管P3、第四固体放电管P4的连接方式同第一气体放电管G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固体放电管P1、第二固体放电管P2。
其中,气体放电管采用型号为C8M07R,固体放电管P1、P2、P3和P4采用型号P0300EA。
电阻起限流的作用,保护后端的固体放电管不被浪涌击穿。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均为2.2欧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6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靠风力发电的带灯后视镜
- 下一篇:鸡蛋装运蛋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