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池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76046.0 | 申请日: | 200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施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飞华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4/24 | 分类号: | B01D24/2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3610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池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池的改良结构,适用于水厂的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用的双阀滤池系统工艺诞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很多水厂普遍采用的工艺,如图1、图4所示,该双阀滤池系统为:在滤池的池壁上设有两个排泥水阀10,滤池的池底从上往下依次分布有滤料层20、承托层30及排水管40和联接管50。
其中,滤料层20是采用无烟煤及砂层上下层叠而成,而承托层30是采用鹅卵石,池底承托层30下部开设有一容纳联接管的凹槽60,该联接管50与集配水渠相通,且联接管50的两侧横向分布若干排水管40并与联接管50相通,联接管50的上方及排水管40的下方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分别分布有若干水孔401、501。
在正常滤水过程中,水经滤料过滤后从联接管50和40排水管的水孔501、401进入汇集到联接管50,再将联接管50里出来的净化水通过集配水渠输送到千家万户。但双阀滤池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滤池底的滤料层20往往会粘泥、板结,严重影响滤池的过滤效率及效果,为此,需要对滤池内的滤料层20进行反冲洗,在反冲洗过程中,以一定的压力向联接管50内充水,水在压力作用下从联接管50及排水管40上布设的水孔501、401内喷出,从而实现对滤料的冲洗,打开排泥水阀,将冲洗后的污水排出。
然而,上述双阀滤池系统的过滤系统在经过多年运行后,多数已经出现配水不均匀、反洗效果差、滤层含污能力下降等问题,且按当初的老标准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同行业者对一种滤池的改良结构进行了不少技术的改造尝试,有对其虹吸管进行改造或实现反洗全自动控制,也有按V型滤池等新技术对其进行全面改造,但这些方法不是改造效果不全面,就是工程太复杂,因此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滤池的改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池的改良结构,其反冲洗效果好,节水、节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滤池的改良结构,即在滤池的池壁上设置排泥水阀,滤池的池底铺设滤料层和承托层,承托层下方与池底保持一间距排列有若干两端封闭的U型管,该U型管的顶面为弧形面,底面为平面,U型管的底面与滤池池底局部连接,且底面布设有若干与池底相通的水孔,顶面具有排气孔和反冲洗空气孔,且排气孔在反冲洗空气孔之上;滤池池底位于U型管下方具有一封闭的水槽,与集配水渠相连,且水槽与集配水渠相连的端面具有一鼓风口,水槽上方的滤池底面设有若干配水配气立管,该配水配气立管即在一配水管的管壁复合形成一底部封闭的配气管,配气管的上端高出配水管,且配气管的外壁具有若干布气孔,该配水配气立管穿过滤池底面,将U型管与水槽连通。
所述的排气孔位于U型管的顶部,反冲洗空气孔对称分布于弧形面的两侧。
所述排气孔尺寸小于反冲洗空气孔。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滤池进行反冲洗时,首先将滤池里的水排尽,此时水槽和U型管内还具有一定量的水,在水槽端面的鼓风口通过鼓风机向水槽内吹入压缩空气,此时压缩气体在水槽上方形成气垫,水槽内的水液面下降,压缩空气通过配水配气立管进入U型管,最初压缩空气从U型管的排气孔喷出,使得通常水冲洗时不易剥落的污物在压缩空气的冲击下得以剥落,此时为气冲;U型管内气压的增大使得U型管内的水从底面的水孔喷出,U型管内液面下降,U型管内的反冲洗空气孔露出水面,压缩空气通过反冲洗空气孔形成气泡,此时气冲转为气水混冲,在气水混冲一段时间后,停止向U型管内吹入压缩空气,同时以一定的压力向水槽内充水,水在压力作用下经过配水配气立管进入U型管内,U型管内的水通过排气孔、反冲洗空气孔及水孔同时向外部喷水,对滤池进行水冲洗,并将污水通过排泥水阀排出滤池外,从而完成对滤池的反冲洗。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习知双阀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习知双阀滤池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U型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配水配气立管的侧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配水配气立管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排泥水阀 10
滤料层 20
承托层 30
排水管 40 水孔 401
联接管 50 水孔 501
排泥水阀 10
滤料层 2
承托层 3
U型管 4 顶面 41 底面 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飞华环保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飞华环保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6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烟气净化机组
- 下一篇:在线闭环测控PID调节系统加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