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气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58493.3 | 申请日: | 200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伟;程栋;闫炜;吕伟红;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1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开孔水气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安装非金属材料密封隔膜时用水气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容器开孔处采用的密封方式均为金属材料焊接或者螺接结构,当需要非金属材料密封构件与金属构件形成密封结构时,往往采取单纯的螺接形式,由于非金属材料开孔后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组装时螺纹旋紧力过大或者使用过程中受到额外的载荷易造成其开孔处破坏,且生产时为非金属材料密封构件开孔会提高废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非金属材料密封构件废品率高、易损坏,提供一种水气密装置,该装置为非金属材料密封构件和金属材料压力容器开孔之间建立一种连接关系,提高了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组合而成的水面构件水密性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实现的:
一种水气密装置,包括与压力容器相连的凸缘,凸缘与锁紧环相连,凸缘上端设有夹紧装置I,夹紧装置I上方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上方设有夹紧装置II,夹紧装置I和夹紧装置II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夹紧装置I下端设有凹槽I,凹槽I内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凸缘上的水线相接触。
夹紧装置I上端设有凹槽II,凹槽II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密封件相接触。
夹紧装置I和凸缘上均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中将凸缘与压力容器相连,采用柔性夹持的方法,为非金属材料密封构件和金属材料压力容器开孔之间建立一种连接关系,减少了由于非金属材料密封构件开孔后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组装或使用过程中受到额外的载荷造成的开孔处破坏,并消除了生产时为非金属材料密封构件开孔而造成的废品。既提高了水气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又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压力容器相连的凸缘8,凸缘8与锁紧环1相连,凸缘8上端设有夹紧装置I3,夹紧装置I3上方设有密封件4,密封件4上方设有夹紧装置II9,夹紧装置I3和夹紧装置II9之间通过螺栓7相连。
夹紧装置I3下端设有凹槽I,凹槽I内设有密封环6,密封环6与凸缘8上的水线相接触。水线是指凸缘8上端的凸起,工作时水线紧压密封环6。
夹紧装置I3上端设有凹槽II,凹槽II内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与密封件4相接触。
夹紧装置I3和凸缘8上均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定位销2。
本实用新型中,凸缘8焊接在压力容器开孔处,凸缘8侧壁竖直方向上设有豁口、水平方向设有卡槽,锁紧环1上设有与豁口、卡槽位置相对应的凸起,安装时,把凸起与豁口的位置对齐后向下推动锁紧环1,之后旋转锁紧环1时凸起卡在卡槽内,维护时,旋转锁紧环1使凸起与豁口在同一竖直线上,之后顺着豁口即可取出锁紧环。凸缘8和锁紧环1的结构便于锁紧环1拆卸安装及其日常维护保养。定位销螺接安装在凸缘上,在旋转锁紧环时保证夹紧装置与凸缘相对不移动。夹紧装置II9边缘设有楔形凸起,锁紧环1上设有与楔形凸起配合的凹坑。
使用前首先拆下夹紧装置I3和夹紧装置II9上的螺栓7,把密封圈5放置在凹槽II内,将密封件4放置在密封圈5上,将夹紧装置I和加紧装置II分对接并用螺栓7均匀旋紧,然后将夹紧装置II9根据定位销2的位置放在凸缘8上,旋紧锁紧环1,确保该水气密装置各环节密封。工作时,当密封件4上部受到水压或者气压,密封圈5和密封环6压缩量比承压以前是增大的,故可确保密封,当密封件4下部受到水压或者气压,由于夹紧装置3与锁紧环1的装配与旋紧已使密封圈5和密封环6有一定压缩量,故在不超过密封构件4材料强度的前提下该装置均可确保密封。
密封圈5安装在夹紧装置I3的沟槽内,可用一道或者两道密封圈,密封4件安装在夹紧装置I3和夹紧装置II9之间,夹紧装置I3和夹紧装置II9之间的间隙略大于密封构件的厚度,而密封圈5与与夹紧装置II9之间的间隙略小于密封构件的厚度,夹紧装置、螺栓、密封圈与密封构件组装完成后造成密封圈5有一定压缩量,从而确保该环节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4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泄漏蝶阀
- 下一篇:一种H型机体的加强肋结构及H型机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