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内转子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13806.3 | 申请日: | 200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贾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 mw 永磁 风力发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1.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内转子。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的高品质永磁材料大多是多合金混合物体,例如使用最广泛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就是金属铁、稀土钕及非金属硼的混合物。永磁体制造一般都是先制作各种合金薄板,再将各种材料破碎后按设计比例制成混合物,然后再按设计形状和尺寸压制成型。永磁电机使用的永磁体压制成型后还需进行高温烧结和热处理,最后再进行表面处理。由于这种永磁体制备工艺的原因,永磁体的抗拉伸强度是不可能做得很高的。
但是由于内转子方式的永磁电机的磁钢是固定在转子外侧或外表面,如果电机转速较高,则离心力会很大(离心力F=m·ω2·R),为防止永磁体的磁体被离心力破碎,第一种方法是,如果内转子的永磁电机的永磁体是在内转子的外表面固定的,则一般采用在永磁体外面加一个压环用来保护磁体。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将磁体紧固在特殊加工的转子上的燕尾槽内,用槽楔方式固定。但不论用何种方式固定,其加工要求都很高、很严格。这样就造成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传统方式介绍见第三节)。
由于稀土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在我国尚无自主研制的产品,而国外设计大多采用外转子方式避免上述问题,但外转子外径大,造成发电机外型超高、超宽。不利于运输与安装。而且转子形状类似一个薄壁筒,与内转子结构相比刚度要差许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1.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内转子。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1.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内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内转子外壳、多个磁体、多个绝缘板、多个安装螺钉以及高密度玻璃纤维布,所述的多个绝缘板均匀设于内转子外壳上,绝缘板与绝缘板之间构成磁体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多个磁体呈矩形,其上均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中心孔,所述的多个磁体通过安装螺钉均匀固定于内转子外壳上,所述的高密度玻璃纤维布通过环氧树脂胶包覆于磁体外。
所述的安装螺钉为1Cr18Ni9Ti的不导磁不锈钢沉头螺钉。
所述的高密度玻璃纤维布的厚度为0.1mm。
所述的内转子外壳直径为2948mm。
所述的磁体为烧结钕铁硼42SH磁体。
所述的磁体为1872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比传统方式降低10%左右,取得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1.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内转子,包括环状的内转子外壳1、多个磁体3、多个绝缘板5、多个安装螺钉2以及高密度玻璃纤维布4,所述的多个绝缘板5均匀设于内转子外壳1上,绝缘板5与绝缘板5之间构成磁体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多个磁体3呈矩形,其上均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中心孔,所述的多个磁体3通过安装螺钉2均匀固定于内转子外壳1上,所述的高密度玻璃纤维布4通过环氧树脂胶包覆于磁体3外。
所述的安装螺钉为1Cr18Ni9Ti的不导磁不锈钢沉头螺钉;所述的高密度玻璃纤维布的厚度为0.1mm;所述的内转子外壳直径为2948mm;所述的磁体为烧结钕铁硼42SH磁体;所述的磁体为1872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3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轮发电机上盖板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两路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