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弓根螺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5551.2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明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弓根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在脊椎手术中比较常见,其作用是将两个或多个脊椎连接固定,对脊椎患者的脊椎起到固定、恢复高度、矫形等作用。
但现有的椎弓根螺钉一旦固定锁紧后均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在手术完成之后,椎弓根螺钉与脊椎完全固定,两个或更多的椎弓根螺钉通过连接棒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脊椎之间无法发生相对运动,相邻脊椎之间无法进行弯曲、旋转,现有椎弓根螺钉具有如下缺陷:
1、不符合脊椎的生理结构,患者手术后脊椎的活动性大大降低;
2、安装椎弓根螺钉处的脊椎之间无法相对活动,在经过较长时间之后,极易导致相应节段及其相邻近椎间盘退变,影响手术的远期效果。
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已有人考虑对连接棒进行改进,使连接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运动,但该结构也存在缺陷:
1、对连接棒进行改进,使连接棒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微动,其成本较高;
2、改进后的连接棒的微动节段有限;
3、改进后的连接棒对手术操作技巧要求高,最后大大增加手术难度,且往往手术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椎弓根螺钉,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椎弓根螺钉后,可使患者具有更好的生理功能,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手术节段相应椎间盘及相临近椎间盘的退变,提高近期及远期的手术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椎弓根螺钉,该椎弓根螺钉包括钉尾及钉体,钉尾上设有球形的臼杯,在钉体的后端设有球形的臼体,臼体容置于臼杯内且两者相对滑动配合,在钉尾的前端设有对钉体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椎弓根螺钉包括钉尾及钉体,在臼体容置于臼杯作用下,钉体可以相对于钉尾相互转动,限位部的作用是限制两者相互转动时的角度(一般情况下,两个相邻脊椎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幅度较小),更接近于脊椎的自然生理状态,使患者在手术后能活动自如,避免相对应或邻近椎间盘退变。
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细化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钉尾的中轴线成向外张开的倾斜角度,而使所述限位部形成喇叭口。当钉体转动时,其后端被喇叭形的限位部限位,避免钉体转动角度过大。
在所述钉体的后端还设有警戒标示线,该警戒标示线相对于所述限位部更靠前端。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该警戒标示线判定钉体打入脊椎的深度,避免打入过深而影响钉尾的活动。
在所述钉尾上设有提拉侧孔。
所述钉尾至少包括外套,所述臼杯至少包括上臼杯及下臼杯,上臼杯及下臼杯均设于外套内且上臼杯与下臼杯相对,在上臼杯上设有紧固口。将钉尾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尤其是臼杯为分体式结构,可以方便的将钉体的臼体装入臼杯内,加工及装配方便。
所述钉尾还包括有内螺帽,该内螺帽设于所述外套内,内螺帽的外圆周设有螺纹,内螺帽的下方设有压片,压片的下方设有连接棒放置口,大大提高椎弓根螺钉与棒的持握力度。
所述钉尾还包括有压棒内片,在压棒内片上设有紧固口,该压棒内片设于所述内螺帽下方并与其连接。
钉体的前端设有自攻螺钉头,钉体上设有螺纹,该螺纹可以是单螺纹、双螺纹或变相螺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椎弓根螺钉的钉体可以相对于钉尾作微小的运动,患者在手术后,手术部位的脊椎仍具有较好的生理功能,手术效果好,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手术节段相应椎间盘及相临近椎间盘的退变;且本实用新型所述椎弓根螺钉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椎弓根螺钉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所示钉体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所示钉尾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钉尾,2、钉体,3、臼杯,4、臼体,5、喇叭口,6、警戒标示线,7、外套,8、上臼杯,9、下臼杯,10、紧固口,11、内螺帽,12、压片,13、连接棒放置口,14、压棒内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椎弓根螺钉,该椎弓根螺钉包括钉尾1及钉体2,钉尾1上设有球形的臼杯3,在钉体2的后端设有球形的臼体4,臼体4容置于臼杯3内且两者相对滑动配合,在钉尾1的前端设有对钉体2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明辉,未经郑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