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夹头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95346.6 | 申请日: | 200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均合;李简恩;南宥亘;郑远鹏;詹世明;甘畅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弘电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永宏 |
| 地址: | 52392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绕线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心线圈绕线机的绕线夹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生活,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备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三大元器件之一的电感的制备也愈显重要。通常,电感的制备需要进行空心线圈绕制过程,而空心线圈绕制通常是采用线圈绕线机制备的。现有技术中,线圈绕线机通常是将铜线输送至线圈绕线机的旋转芯子处,同时通过汽缸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带动绕线夹头沿旋转芯子方向前后伸缩,当铜线输送至旋转芯子处时,汽缸带动绕线夹头同步到达铜线处并作用于铜线使铜线开始绕旋转芯子缠绕形成绕线线圈,绕线夹头作用后汽缸即带动绕线夹头沿旋转芯子长度方向缩回远离旋转芯子,绕好的线圈然后再被切断;如此循环重复,不断制备绕线线圈。通常,绕线夹头设置为挂式绕线夹头,绕线夹头一般设置为一根细长的、硬度较高的线状部件,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存在绕线夹头容易磨损,铜线易滑的缺陷,此外,所制备的绕线线圈在绕线夹头的夹接处容易造成压痕,伤害铜线。故,有必要对现有的线圈绕线机绕线夹头作进一步改进,以克服其存在的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绕线夹头,使其装配在线圈绕线机使用时,具有绕线夹头不易磨损、且不会伤害铜线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绕线夹头,其装配在线圈绕线机使用时,具有绕线夹头不易磨损、且不会伤害铜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绕线夹头,用于空心线圈绕线机,所述绕线夹头包括压端、基部及连接部,所述压端与所述基部固定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端的下表面具有平整的表面结构。
优选的,上述绕线夹头的压端设置为长方体。
进一步的,上述绕线夹头的设置为长方体的压端的宽度D为2.0~10.0mm。
进一步的,上述绕线夹头的设置为长方体的压端的长度L为10.0~20.0mm。
更进一步的,上述绕线夹头的设置为长方体的压端的高度H为4.0~6.0mm。
优选的,上所述压端与所述基部错开连接形成台阶状结构。
另一优选的,上述绕线夹头设置为高硬度合金钢材料所制备的绕线夹头。
另一优选的,上述绕线夹头设置为硬度55~65HRC的绕线夹头。
更优选的,上述绕线夹头设置为硬度58~60HRC的绕线夹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绕线夹头,包括压端、基部及连接部,所述压端与所述基部固定连接,所述基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端的下表面具有平整的表面结构。该绕线夹头设置有压端,压端具有平整的下表面结构,因此,当该绕线夹头安装于线圈绕线机时,绕线夹头作用于铜线的表面较大,作用力相对分散,因此,不易对铜线造成压痕,能够有效避免伤害铜线。该绕线夹头压端与基部、基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整个绕线夹头结构牢固,压端具有平整表面结构,其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细长状的绕线夹头,因此,该压端不易磨损,因此,不易造成铜线易滑的缺陷。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绕线夹头,其装配在线圈绕线机使用时,具有绕线夹头不易磨损、且不会伤害铜线的特点。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装配有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夹头的线圈绕线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包括:
绕线夹头10、压端1、基部2、连接部3、
旋转芯子4、铜线5、汽缸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绕线夹头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弘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弘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开关
- 下一篇:微细线漆包机利用催化热能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