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蜘蛛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2768.8 | 申请日: | 200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敏;徐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蜘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蜘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久未打扫的屋顶,墙角等地方会发现布有蜘蛛网,这样就很影响屋内的美观。但现在的处理方法均是将蜘蛛网处理掉即可,这样蜘蛛并没有消除,则会在别的地方继续搭网;或者是在处理蜘蛛网的时候将爬行的蜘蛛打死,这样则会在墙上留下印迹,同样会影响屋内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捕捉蜘蛛的捕蜘蛛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捕蜘蛛器,它包括透明罩子、盖板及手柄,所述的手柄连接在所述的罩子的后端,所述的盖板与罩子前端的边框插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捕蜘蛛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它包括透明罩子,可以看清蜘蛛的位置,能够较容易地捕捉到蜘蛛;它还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连接在所述的罩子的后端,有了手柄就方便捕捉蜘蛛;它还包括盖板,所述的盖板与罩子前端的边框插接,待将蜘蛛捕捉入罩子后,插合盖板封住罩子口,将蜘蛛关在罩子内。因而,该捕蜘蛛器能有效地捕捉蜘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罩子前端的边框整体呈矩形,在其中一个边上设有与该边等长的通孔,在与其相邻的两个边上设有插槽,在与设有通孔的边相对的边上设有凹槽。此种结构限定了盖板在边框上的滑动位置,使结构更加完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捕蜘蛛器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捕蜘蛛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捕蜘蛛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罩子,1.1、边框,1.2、通孔,1.3、插槽,1.4、凹槽,2、盖板,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捕蜘蛛器包括透明罩子1、盖板2及手柄3,所述的手柄3连接在所述的罩子1的后端,所述的盖板2与罩子1前端的边框1.1插接。所述的罩子1前端的边框1.1整体呈矩形,在其中一个边上设有与该边等长的通孔1.2,在与其相邻的两个边上设有插槽1.3,在与设有通孔的边相对的边上设有凹槽1.4。所述的盖板2穿过通孔1.2,滑配合在插槽1.3内。
使用时,将所述的盖板2向上滑动,然后瞄准蜘蛛将蜘蛛捕捉入罩子1内,接着再插合盖板2将蜘蛛关在罩子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