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板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91762.9 | 申请日: | 200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栋;周健伟;石海民;孔芬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沈孝敬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风力 发电 机组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热板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必须尽快散失掉,以保障发电机组不过热、并正常运转。
现在常用的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有光管管束结构,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管束,再通过外部的冷却空气进行冷却。这种换热器结构相对简单,虽可靠性很好,但换热效果不理想,体积大而且重量沉,给风塔高空安装和拆卸带来很大不便。
还有些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先将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布置在发电机箱体内的水散热器或油散热器,然后再通过发电机箱外部的换热器进行散热。这种结构相对较复杂,换热效率经过几次传递会有较大的下降,体积大、重量沉,还存在漏水或漏油带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旨在提供一种热板式散热器。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板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包括热侧部分和冷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侧部分包括设置在发电机箱体内的吸热翅片、下热板和热侧循环风扇;所述的冷侧部分包括上热板、热管管束、冷侧风扇和冷侧导风罩,所述的上热板设置在所述的下热板上,且与所述的热管管束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热板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将冷却器分为热侧和冷侧两部分,热侧部分安装在发电机箱体内,由吸热翅片、下热板组成,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由吸热翅片两侧的热侧循环风扇驱动,传递给吸热翅片;冷侧部分由上热板和热管管束组成,上热板与热管管束相通,即每根热管腔体均与上热板腔体相通,构成一个整体。热量由下热板传递给上热板,再通过热管管束经冷却风扇冷却散失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发电机箱体内的冷却风扇安置在吸热翅片两侧,温度相对较低,对风扇电机要求相对较低。
2)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3)铜水结构的热管及热板,成本低、很稳定,无腐蚀作用,还能耐-40度的低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吸热翅片两侧均设有热侧循环风扇,热侧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由热侧循环风扇驱动,从发电机组定子间隙出来后向上流经吸热翅片,向两侧流动,形成两个对称循环,将热量通过吸热翅片两侧的传递给下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上热板和下热板采用铜水组合,并添加一定量的60~80目的水雾铜粉,确保本实用新型在-40℃甚至更低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热管管束的每根热管与上热板焊接在一起,其腔体与上热板腔体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热管管束的热管为内铜外铝的复合管结构,外部的铝管经冷轧工艺形成连续的螺旋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上热板与下热板之间采用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吸热翅片、下热板、上热板、热管管束之间的接触面要求平面度<0.4,并涂覆导热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风力发电机组热板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冷却器部分示意图。
图3是除去冷侧导风罩和热侧壳体的热冷却器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热板式风力发电机组冷却器,包括热侧部分和冷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侧部分包括设置在发电机箱体9内的吸热翅片1、下热板2和热侧循环风扇3;所述的冷侧部分包括上热板6、热管管束5、冷侧风扇4和冷侧导风罩8,所述的上热板6设置在所述的下热板2上,且与所述的热管管束5腔体相通。
吸热翅片1与下热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发电机组箱体9的上顶板上,与发电机箱体9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上热板6与下热板2直接接触,并通过螺钉固定。上热板6和下热板2采用铜水组合,并添加一定量的60~80目的水雾铜粉。上热板6与下热板2之间、下热板2与吸热翅片1之间有很高的平面度,通常要求平面度<0.4,并涂覆有导热胶。
热管管束5的热管为内铜外铝的复合管结构,外部的铝管经冷轧工艺形成连续的螺旋翅片。热管管束5的每根热管与上热板6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调节器散热板注塑在支架内结构
- 下一篇:立式水轮发电机的防甩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