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0369.8 | 申请日: | 200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奕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奕琳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9/00;F21V7/22;H01L3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50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LED灯,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LED灯凭借其功耗低、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无辐射、无频闪等优点,广受青睐,近年来其技术已取得了飞速发展。
目前公知的LED灯,其结构包含PCB板,LED芯片焊接于PCB板上,PCB板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器。LED灯在工作时,LED芯片散发的热量传导到PCB板上,再由PCB板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但由于PCB板热传导率不高,热量长时间停留在LED芯片下方的一小块PCB板上,散热速度慢。使得PCB板局部温度偏高,导致LED芯片长期工作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中,加速了产品的老化,减短了产品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LED灯,包括LED芯片,LED芯片的引脚连接于PCB板上,PCB板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器,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置于LED芯片及PCB板之间,并与PCB板贴合,LED芯片的引脚相对绝缘地穿过导热层,导热层向四周延伸,并与散热器贴合。LED芯片散发的热量,一小部分通过LED芯片的引脚传导到LED芯片下方的PCB板,再由PCB板传导到导热层,另一大部分通过LED芯片底部直接传导到导热层,经导热层迅速传导到周边的散热器并散发。由于导热层的热传导率远远大于PCB板的热传导率,因此,只有少量的热量通过PCB板向四周散发,并传导至散热器散热,绝大部分的热量则经过导热层迅速传导至散热器并散热,散热效果好,并可迅速有效地消除PCB板的局部高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LED芯片引脚的外径,LED芯片的引脚非接触穿过通孔。使导热层与LED芯片的引脚通过空气相互绝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为石墨层,采用平面热传导率高的膨胀石墨材料,优化导热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ED芯片的底面具有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与导热层贴合,使LED芯片散发的大部分热量通过金属底板迅速传导到导热层,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的上表面,未被LED芯片覆盖部分,还贴合有反光材料层,可增加LED灯的亮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光材料层为铝箔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ED芯片与PCB板之间设置平面热传导率高的石墨层,且石墨层的侧边直接与外侧的散热器相连,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LED芯片的底面设有金属底板,且金属底板直接与石墨层相贴合,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石墨层的上表面贴合有反光材料,提高了LED灯的亮度。
(4)本实用新型无需改动现有的LED灯的电路设计,而只要对结构做少许变化就能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实施简便。
(5)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石墨层在平面方向内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地消除PCB板上的局部高温区,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地增加了散热器和整个系统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H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2,一种LED灯,包括LED芯片1,LED芯片的引脚11焊接于PCB板3上。根据需要,LED芯片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PCB板3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器5,该散热器5可以为传统的金属翅片式或液体冷却式冷板。
在目前常见的LED灯中,LED芯片散发的热量传导到PCB板上,再由PCB板向四周散发,传导到散热器并散热。但由于PCB板热传导率不高,不能迅速散发热量,因此,热量长时间停留在LED芯片下方的一小块PCB板上,形成局部高温区,使LED芯片长期工作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中,容易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奕琳,未经袁奕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03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后置式电主轴
- 下一篇:一种电机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