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厚度补偿层的射频识别标签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6428.4 | 申请日: | 200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林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7/00;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厚度 补偿 射频 识别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厚度补偿层的射频识别标签。
背景技术
RFID射频识别标签(俗称电子标签,或者RFID,是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标签,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操作快捷方便。目前使用的RFID射频识别标签、票、吊牌,广泛使用在车票、门票、产品吊牌、卡上面,由于内部设置有天线层和芯片,所以造成表面不平整,表面有一个芯片突起部和一个天线突起部,导致产品挺度差,手感不好。在所述标签、票、吊牌在打印时,所述突起部对打印头产生局部大的磨损,降低打印头的寿命,更重要的是打印的清晰度和均匀度受到影响,并且由于芯片凸起,容易受到外力而导致芯片损坏,使得标签、票、吊牌的射频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厚度补偿层的射频识别标签,本实用新型可以消除表面的芯片突起部和天线突起部,使产品表面平滑均匀,手感好,提高打印效果,延长打印头的使用寿命,并且延长标签、票、吊牌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带有厚度补偿层的射频识别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包括本体外层和本体里层,本体外层和本体里层内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天线层和芯片,所述天线层和芯片叠加复合在一起并被本体外层和本体里层包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外层和本体里层之间芯片周围设置有芯片厚度补偿层,所述芯片厚度补偿层与所述芯片平行并被本体外层和本体里层包覆。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本体外层和本体里层之间天线层周围设置有天线厚度补偿层,所述天线厚度补偿层与所述天线层平行并被本体外层和本体里层包覆。
根据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消除了本体表面的芯片突起部和天线突起部,使产品表面平滑均匀,手感好,提高打印效果,延长了打印头的使用寿命,并且延长了标签、票、吊牌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
图1是市场常见的射频识别标签、票、吊牌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票、吊牌纵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票、吊牌纵剖面图。
在图中,1、标签、票、吊牌本体;2、本体里层;3、本体外层;4、天线层;5、芯片;6、芯片突起部;7、天线突起部;8、芯片厚度补偿层;9、天线厚度补偿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市场上常见的射频识别标签、票、吊牌1,所述标签、票、吊牌本体1包括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内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天线层4和芯片5,所述天线层4和芯片5叠加复合在一起并被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包覆,由于内部设置有天线层4和芯片5,所以造成表面不平整,表面有一个芯片突起部6和一个天线突起部7,在所述票、吊牌本体1在打印时,所述突起部对打印头产生局部大的磨损,降低打印头的寿命,打印的清晰度和均匀度受到影响。
如图2所示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带有厚度补偿层的射频识别标签、票、吊牌,包括标签、票、吊牌本体1,所述标签、票、吊牌本体1包括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内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天线层4和芯片5,所述天线层4和芯片5叠加复合在一起并被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包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之间芯片5周围设置有芯片厚度补偿层8,所述芯片厚度补偿层8与所述芯片5平行并被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包覆。
如图3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
所述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之间天线层4周围设置有天线厚度补偿层9,所述天线厚度补偿层9与所述天线层4平行并被本体外层3和本体里层2包覆。
本实用新型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可以广泛应用在普通产品标签、车票、门票、产品吊牌、卡等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载体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林,未经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