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压块旋流燃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6386.4 | 申请日: | 200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俊;贾劲松;王怀春;李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F24B1/187;F24B1/191;F24B1/197;F23L9/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 地址: | 230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压块旋流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压块用燃烧炉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秸秆压块旋流燃烧炉。
背景技术:
秸秆压块“是民用型煤的良好替代品,但是必须与之相适应的炉具配套才能实现无污染的清洁燃烧。近几年来,各种秸秆颗粒燃料燃烧装置出现不少,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卓有成效,但是由于秸秆压块原料多样、规格繁多及应用规模的差异,已出现的秸秆压块炉具难以满足不同品种及用户的使用需要,尤其是在炊事应用时,燃烧效率及热能利用率不高。如何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燃烧效率和热能利用效率是本发明优先考量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使用方便的秸秆压块旋流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秸秆压块旋流燃烧炉,包括具有保温层的炉体,炉体的底部设有炉脚、顶部侧方设有烟囱,炉体内设有炉胆,炉胆的下方依次设有炉排和一次调节风门,所述炉胆的内壁具有多道沿炉胆轴向设置的气流槽,多道气流槽在炉胆的内壁周向等分排布。
在所述炉体内设置罩于所述炉胆上口的圆锥台形旋流罩,所述旋流罩内壁设有螺旋线状的肋片,并在炉体的保温层内设置二次风支管,所述二次风支管上口连通旋流罩内腔,二次风支管下口平齐于炉体底部且该下口处设置有二次风调节阀。
所述二次风支管设置为四根,该四根二次风支管沿炉体的周向等分排布。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燃烧炉采用顶火反烧技术,燃烧所需的部分空气由炉体下部的一次调节风门进入三心炉胆,使秸秆压块燃烧生成CO2、CO,挥发分和N2等热烟气,在上升过程中,穿过已着火的碳层,其中挥发分中的焦油在赤热碳的催化作用下裂解成H2、CH4等可燃气体,并与从圆锥台形旋流罩进入的二次风旋转混合,进入燃烧室继续旋转燃烧后,由烟囱排出。本燃烧炉燃料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使用方便,干净卫生;可实现半封炉(8小时以内)状态:即早晨加料点火,中途封炉,可满足早、中、晚三餐炊事用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胆的轴向剖视图;图4为炉胆的径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流罩的纵剖图;图6为旋流罩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炉体,2保温层,3炉脚,4烟囱,5炉胆,6炉排,7一次调节风门,8气流槽,9旋流罩,10肋片,11二次风支管,12燃烧室,13锅具,14排烟调节阀,15二次风调节阀。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
实施例: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秸秆压块旋流燃烧炉,包括炉体1,炉体具有保温层2,炉体的底部设有炉脚3、顶部侧方设有烟囱4,炉体内设有炉胆5,炉胆的下方依次设有炉排6和一次调节风门7,图3、4所示,炉胆5的内壁具有多道沿炉胆轴向设置的气流槽8,各气流槽凹陷于炉胆内壁,实际上,在炉胆内壁也就形成了多个轴向的凸条,多道气流槽在炉胆的内壁周向等分排布。
图1所示,在炉体1内设置罩于炉胆上口的圆锥台形旋流罩9,结合图5、6,旋流罩内壁设有螺旋线状的肋片10,可以使二次空气在旋流罩内腔强烈旋转。结合图1、2,在炉体的保温层内设置二次风支管11,二次风支管上口连通旋流罩内腔,二次风支管下口平齐于炉体底部且该下口处设置有二次风调节阀15。具体设置中,可将二次风支管设置为四根,该四根二次风支管沿炉体的周向等分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理: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大直径的柱状(或带中心孔)秸秆压块燃料,三根压块在炉胆5内同时燃烧,火力强度高,可充分满足中式炊事要求。三心炉胆内壁垂直均布多道扁平的气流槽8,保证一次风进入炉胆分布均匀且阻力较小;内壁具有螺旋线状肋片的旋流罩9不仅可以进一步预热空气,而且可还使二次空气产生强烈旋转,与一次空气燃烧产生的烟气、燃气、挥发分、固体炭粒子等混合气体进一步混合燃烧,并螺旋式进入上部的燃烧室12,使混合气体中的可燃成分充分燃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