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线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6357.8 | 申请日: | 200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02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琚克刚;王喜东;梁季;张凤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601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线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分配线束,并输送线束的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分线架。
【背景技术】
在线束生产过程中,在多组多芯线束定长切断时,需一名操作者随切断机的节拍对多组线束及时整理,由于多组多芯线束在同时放线时会产生缠绕、乱圈、挂线等多种不确定原因,机器速度越快,乱线和停机的可能性越大,而且手工整理的时间与方法被限定,导致机器无法满负荷开动,自动切断机的稼动率与合格率是由整理线的操作者手法快慢与心情好坏所决定,从而降低了工作生产效率。所谓工作稼动率是指机器动转时间比当天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自动切断机的稼动率与合格率的分线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分线架,包括操作台面、支架,以及线架,所述支架呈倒U型固定在操作台面的上方,支架包括位于上部的横杆以及位于两侧的竖杆,所述两个竖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操作台面的对应两侧端,所述线架固定在所述支架的横杆上,所述线架上开设有复数个轴线平行的通孔。
该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线架位于横杆的下方。
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横杆垂直。
还包括轮子,所述轮子固定在所述操作台面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线架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易于制造、可长时稳定工作,在多组多芯线束定长切断时,多组线束不会产生缠绕,乱圈的现象,节约人工,同时能够提高自动切断机的稼动率与合格率,提高了机器的速度,从而提高了工作生产效率,也为企业节省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线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线架包括操作台面1、支架2、线架3,以及轮子4。
所述操作台面1用来放置待切断的单线束线轴,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多组单线束线轴。
所述支架2呈倒U型固定在操作台面1的上方,支架2包括位于上部的横杆22以及位于两侧的竖杆24,所述两个竖杆2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操作台面1的对应两侧端,可以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现有的固定方式固定。
所述线架3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该实施例中,所述线架3固定在所述支架2的横杆22上,并位于横杆22的下方。所述线架3上开设有复数个轴线平行的通孔32,所述通孔32的轴线与横杆22垂直。
所述轮子4固定在所述操作台面1的下方,从而使该分线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移动。
使用时,首先将多组单线束线轴放置在操作台面1上,然后将所述每组单线束线轴的单线束一端分别穿过其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32,然后放置在自动切断机上,当自动切断机被开动后,单线束线轴在自动切断机自有拉力带动下,自主解卷,单线束跟随自动切断机的转动速度进入到切断口,此系列动作均为无人干预下进行,因此机器的工作稼动率提高近15倍,并可以有效避免多组线束的缠绕和乱圈。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上设有多组轴线平行的通孔32,每个通孔32都是独立的,多组单线束线轴的每条单线束可以分别穿过一个通孔32,这样多个单线束在一起时就不会产生缠绕等现象。利用支架2的高度与单线束线轴间的角度减少单线束间的挂线与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