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8520.8 | 申请日: | 200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40;H01R13/516;H01R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马翠平;郭鸿禧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牢固地将金属弹片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两侧的容置槽内,从而在使用时不会因受力而发生偏移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和系统主机之间的信号通信量非常庞大且频率非常高,所以目前架设在液晶显示器接口与系统主机板接口之间的高频信号传输系统采用具有超高速、低功耗及低电磁辐射特性的低压差分信号(LVDS)接收器作为液晶显示器接口的信号传输接口,并通过信号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与系统主机板接口上的信号传输接口(即,连接器插座)连接,从而共同组成传统的LVDS信号传输系统。
通常,在这种LVDS信号传输系统中使用的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一对金属弹片、多个端子以及金属外壳,其中,绝缘本体具有矩形基部,所述基部的两长边的一边设有插入部,基部的两长边的另一边设有多个容设槽,所述基部的两短边分别设有包括按压部及容置槽的锁定机构。多个端子组装于所述容设槽中,金属弹片分别安装于基部的两短边的容置槽内,金属外壳盖设于绝缘本体上,其中,金属外壳整体覆盖于锁定机构的容置槽上,这样可将一对金属弹片完全限位于锁定机构的容置槽内,以防止一对金属弹片受到按压部的牵动而从容置槽内脱离出来。
然而,为了节省材料成本,金属弹片的高度一般会小于容置槽的深度,当消费者在使用上述连接器时,因为按压部的操作不当,有时会造成金属弹片受到按压部的作用而偏离其在容置槽内原先设置的位置,进而导致金属弹片丧失其扣合固定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一对金属弹片、多个端子以及金属外壳,其中,绝缘本体具有呈矩形的基部,基部的两长边的一边设有插入部,基部的两长边的另一边设有多个容设槽,基部的两短边分别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按压部和容置槽,按压部上设有卡合结构。金属弹片分别安装于基部的两短边的容置槽内,其中,金属弹片与卡合结构接合。所述多个端子组装于容设槽中。金属外壳设置于绝缘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多个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可具有对接部和接触部。
附图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器还可包括软性排线,所述软性排线的端部设有多个接点,所述软性排线的所述端部置入插入部,使所述多个接点与所述接触部形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外壳可罩覆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容置槽上,所述金属外壳的两侧的端部分别具有弯折的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包覆所述按压部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弹片可设有干涉部,所述干涉部与所述卡合结构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合结构可邻近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合结构可顶抵于所述干涉部,所述容置槽的底部顶抵于所述金属弹片的底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合结构可以为凸起单元,所述干涉部为凹陷单元,所述凸起单元卡合于所述凹陷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在原有的按压部上设置卡合结构,利用卡合结构限制金属弹片,使得金属弹片可以稳固地夹持于基部的容置槽内,不容易受到按压部的作用而偏离其在容置槽内原先设置的位置,以解决连接器的金属弹片丧失其扣合固定功能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减少金属弹片的高度,从而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金属弹片组装至容置槽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金属弹片组装至容置槽在另一方向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金属弹片尚未组装至容置槽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0:基部
11:锁定机构 12:容置槽
121:嵌合孔 13:金属弹片
131:凸出部 132:干涉部
14:按压部 141:卡合结构
15:容设槽 16:插入部
17:凹槽 18:卡抵槽
19:第一干涉孔 111:第二干涉孔
112:凸肋 113:凸起
114:抵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8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洗净装置
- 下一篇:钻机电控房人性化冷却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