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52416.X | 申请日: | 200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姚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松辉 |
| 主分类号: | F16L15/04 | 分类号: | F16L15/04;F16L33/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冷却 水路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在于接头的锁设部是渐缩状的斜面,而使接头可完全迫紧锁设于加工模具上,以便使接头可密合锁设于加工模具上的功效性。
背景技术
一般的加工机械在使用运作时,都会在模具内设有循环用的冷却水路,而让加工模具不会一直处于高温情况下,以避免发生危险。
现有技术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请由图8所示观之,其接头40一侧设有具外螺牙的锁设部41,中段设有呈多边形的作动部42,而另侧设有具多个卡齿的套接部43,通过此,接头40的锁设部41是供套设一止水圈60再供锁入模具50的内螺孔51,因此,当现有技术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于实施使用时,由于接头40锁入模具50时,接头10是利用止水圈60达到防止接头40与模具50间有间隙而发生冷却液外漏现象,因此,由于接头40锁入模具50是内外螺纹的锁设,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力震动影响而导致接头40产生松脱的情形,且止水圈60亦很容易在使用后产生变形的情形,使其接头40无法达到完全紧密结合模具50的缺点,更容易造成冷却液外漏的问题缺失,其使用上较不理想,为其问题缺点。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着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现有技术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于实施使用时,由于接头锁入模具是内外螺纹的锁设,因此,很容易受到外力震动影响而导致接头产生松脱的情形,且止水圈亦很容易在使用后产生变形的情形,使其接头无法达到完全紧密锁合模具的缺点,更容易造成冷却液外漏的问题缺失,此乃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是有一接头,接头是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所制成,其一侧外缘设有具外螺纹的锁设部,中段处设有一呈多边形的作动部,锁设部于作动部的一侧面设有一渐缩状的斜面,而另一侧外缘设有具连续卡齿的套接部,接头由端部贯设一呈两阶状的通孔,其结构的组合,接头锁设部的渐缩状斜面是配合加工模具内螺纹孔达到锁入迫紧的功效性,使其接头锁设部锁入加工模具内螺纹孔不会产生间隙感,更使接头锁设部密合锁设于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以便达到接头可完全锁设密合于加工模具上,使其防止冷却液外漏的情形。
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中,接头的锁设部是于作动部端缘形成一渐缩状的斜面。
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中,套接部末端于作动部相对侧方上是连接环设有多个呈较小状的咬合齿。
所述的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其中,通孔的孔径可设成圆形或多边形的形状。
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冷却水路的接头结构,主要是利用接头锁设部的渐缩状斜面,是可配合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达到完全迫紧锁入的功效性,故当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入加工模具的冷却水路内时,可避免因内外螺纹间具有预度而发生冷却液外漏的情形,更不需另外再套设止水圈,因此,本实用新型接头的锁设部锁入加工模具的内螺纹孔时,更可加强紧密螺锁的结构,以便可达到较佳实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头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头锁入加工模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及加工模具的组合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头锁入加工模具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套设快速接管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另一实施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另一实施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接头锁入模具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分:
接头------10 锁设部-----11
作动部----12 套接部-----13
咬合齿----14 通孔-------15
加工模具--20 内螺纹孔---21
快速接管--30
现有技术部分:
接头------40 锁设部----41
作动部----42 套接部----43
模具------50 内螺孔----51
止水圈----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图式简单说明】详述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松辉,未经姚松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节能灯灯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