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玻璃纤维原丝筒生产的特氟龙材料绕丝筒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51766.4 | 申请日: | 2009-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4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毓强;曹国荣;朱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5/04 | 分类号: | B65H75/04;B65H75/08;B65H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邢少真 |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纤维 原丝筒 生产 特氟龙 材料 绕丝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生产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原丝筒生产的特氟龙材料绕丝筒。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生产是熔融的玻璃液不断从带有上千个微细孔的漏板中流出经过水雾冷却形成玻璃纤维,通过装在卷绕机器上的丝绕筒连续不断的卷绕形成筒状的湿态玻璃纤维原丝筒,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一定的时间烘干形成干态的玻璃纤维原丝筒。
目前使用的丝绕筒普遍是传统的牛皮纸绕丝筒,由于牛皮纸自身是湿态纸浆,在烘干过程中易析出并附着在玻璃纤维原丝筒上,特别是牛皮纸绕丝筒在重复使用几次后更加容易析出纸浆,造成玻璃纤维原丝筒内表面因着色产生黄丝而不能使用,因此在络纱工序中需要将其拉掉而造成浪费,如果纸浆附着在玻璃纤维原丝筒的内圈和两端会造成该污染纱无法拉掉而使得整个纱团被浪费掉。
为减少牛皮纸纸浆的析出污染纱团,通常是新纸筒使用一次后就扔掉,使得纸筒浪费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原丝筒生产的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可以完全杜绝纸浆析出污染纱团,减少纱团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原丝筒生产的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其基体的内、外表面设置有特氟龙材料层。
所述的基体为玻璃纤维材料,经密范围为20-50根/英寸,纬密范围为20-50根/英寸。
所述的特氟龙材料层厚度为0.1-0.4mm。
所述的基体为多层结构圆筒状,直径为150-310mm,厚度为0.5-3mm,高度为250-310mm。
所述的基体的接头处上下搭接,搭接宽度为5-20mm。
所述的基体的接头上下搭接处的结合面粘结有宽度为5-20mm,长度为160-310mm的黏结胶条。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有益效果:
1.采用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可以完全杜绝使用传统的牛皮纸绕丝筒的纸浆析出污染纱团的情况,有效防止玻璃纤维原丝筒黄丝产生;
2.采用特氟龙材料绕丝筒本身没有任何物质析出到纱团的内圈和两端面,减少纱团的浪费;
3.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可重复使用70次以上不会对纱团造成污染,高次数的重复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现有牛皮纸绕丝筒新纸筒使用一次后就扔掉的浪费。
4.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保护玻璃纤维原丝筒内表面不受污染和损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I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原丝筒生产的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包括基体1、特氟龙材料层2、粘结条3等;其基体1为玻璃纤维材料,经密范围为20-50根/英寸,纬密范围为20-50根/英寸;在基体1的内、外表面涂覆有厚度为0.1-0.4mm的特氟龙材料层2、2′,并对接成直径为150-310mm,厚度为0.5-3mm,高度为250-310mm的多层结构的圆筒状,圆筒的接头处采用上下搭接。
参照图4所示,所述的接头上下搭接宽度为5-20mm,在接头上下搭接处的结合面粘结有宽度为5-20mm,长度为160-310mm的黏结胶条3。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多种规格、尺寸的系列化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卷绕机上先装上圆柱状的特氟龙材料绕丝筒,玻璃纤维通过卷绕机卷绕在特氟龙材料绕丝筒上并具有一定的形状,达到一定重量后将玻璃纤维原丝筒连同特氟龙材料绕丝筒一并卸下并继续下一个玻璃纤维原丝筒的生产。
将湿态的玻璃纤维原丝筒连同特氟龙材料绕丝筒挂放在小车上并经过长形的隧道烘干炉,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一定的时间烘干形成干态的玻璃纤维原丝筒并转运到下一道工序,工人将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取出并将玻璃纤维原丝筒重新络制成便于包装和运输的形状形成成品纱团供下游客户使用。
特氟龙材料绕丝筒在卷绕机上转运,在挂放在小车上烘干的工序中起到保护玻璃纤维原丝筒内表面不受污染和损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1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两种火焰形式的节能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行车节能尾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