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组成结构改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50548.9 | 申请日: | 2009-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8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世鑫 |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伞骨 内侧 第二 组成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伞具组件中的伞骨的结构改良,特别是针对伞骨架中的内侧第二主骨的构成形态所为的改良,使第二主骨的制造更为省时省工,同时让第二主骨的骨杆与左、右接头之间不会产生因接合不当而松脱的问题。
背景技术
本案所称的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于伞具的配设形态如图1所示,该第二主骨10由一骨杆11接设有左接头12及右接头13,用以接合第一主骨及第三主骨;如图2所示为公知常见的第二主骨10,其是一种左、右接头12、13为金属材质制成,而骨杆11以塑胶或玻璃纤维材质制成,于左、右接头12、13上都形成有一接合槽孔121、131,由接合槽孔121、131而让左、右接头12、13得以分别套接于骨杆11的左、右两端上,再施以粘着剂将接合处粘固;然而此种采取组接而成的第二主骨10在制造上必须经由组件组接后再粘固的过程,相对的提高了制造成本,而且粘着的方式也较可能受外力影响而让组件产生松脱的情形,实非理想的设计,有待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组成结构改良,以避免组件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组成结构改良,该第二主骨组包括骨杆、左接头及右接头,该骨杆为薄钢材制成的U形杆体,而该左、右接头以金属材质所制成,于该左、右头上都形成有U形槽间的结合部,利用U形槽间供U形骨杆插置于结合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组成结构改良,骨杆及左、右接头都为金属材质所制成,而U形骨杆及左、右接头是以插夹方式结合,让结合部与骨杆形成紧密夹贴形态,使金属接头与金属骨杆组接更为简易,且可达到紧密固合而无松脱之虞。
附图说明
图1为伞具的伞骨架配设形态
图2为公知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的组成形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的组成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的组成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二主骨;11-骨杆;12-左接头;13-右接头;14-结合部;121、131-接合槽孔;141-U形槽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骨架内侧第二主骨组成结构改良,其配设形态如图3至图5所示,该第二主骨10主要是由骨杆11、左接头12及右接头13等构件所组成;其特点是骨杆11为薄钢材制成的U形杆体,而左、右接头12、13以金属材质所制成,于左、右头12、13上都形成有U形槽间141的结合部14,利用U形槽间141供U形骨杆11插置于结合部内,而U形槽间141与U形骨杆11的紧密接合而使其形成紧密夹贴形态,藉此设计,让金属左、右接头11、12与金属骨杆11组接更为简易,且可达到紧密夹贴固合而无松脱之虞。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世鑫,未经郭世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0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伞套
- 下一篇:一种自动对中的压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