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外两用地漏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9952.4 | 申请日: | 200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3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绍锋 |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E03F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4027广东省湛江市霞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两用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排水管道防臭装置,尤其是一种防堵、防虫、防臭 的室内外两用地漏。
背景技术
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香港有几幢楼房居民发生集体感染,后经 查实是通过下水道互相传播的,因此家庭地漏功能的好差显得十分重 要。
目前市面上的地漏种类繁多,有一部分地漏包括不锈钢地漏,因 为隔臭水层不足,容易干沽,臭气和带菌小昆虫从排水管道进入室内, 造成家庭环境受到污染,有些塑料地漏隔臭水虽高些,但很容易堵塞, 有一部分人怕清理又脏又臭的地漏干脆把地漏拿掉,任由虫鼠进出, 相当不卫生。
因为传统地漏防虫隔臭功能不足,非典过后为了防止疫病传播, 有些设计人员在排水大管中增设隔臭弯头,因为它的内腔大,流经地 漏下来的水有限,弯头处水流缓慢,特别是洗菜池下面的弯头,油腻、 杂质在弯头处沉积、发酵结成块状物,清理非常困难,长时间不清理 大弯头处也会堵塞,同时,安装在表面上的地漏照样要清理,来自大 弯头处产生的腐臭味也会散发出来,这样既增加了材料,又占用了空 间,但效果不尽人意。
本实用新型是本人在2007年5月申请的已获专利权的“防臭实用 地漏”的技术基础上改进的,增加了活动隔臭板,进一步提高防臭效 果。改进后不但适用于室内下水道防臭,特别对室外下水道沙井防臭 更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解决室内下水道防臭问题,又 能解决室外沙井的防臭问题的室内外两用地漏。本实用新型是在“防 臭实用地漏”的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其上部是偏一侧的方型下水 口漏斗2,漏斗口上有一扣环1;下部是圆弧底矩管4,矩管中间设一 道共用壁3,下部由共用壁隔开的方型口与上部漏斗方型口对接,在 漏斗下水口另一侧设出水口5,这样水从漏斗下来通过共用壁的下面 再往上反流出去,因此下部存水区形成了隔臭水层,可设计出不同高 度的隔臭水层,本实用新型隔臭水层增加到60mm时还能保持正常使用 状态,在出水口处安装一块能活动的隔臭板,当上面有水下来时,水 压力使隔臭板自动打开,水流过后它自动关闭,这样设计隔臭效果更 显著,最适合经常长时间不在家的人和室外沙井防臭使用,若水干了 隔臭板还盖着,若遇有垃圾顶住隔臭板不密封时还有隔臭水层作保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底部圆滑,排水畅顺,结构上大下小,形 成下部水压增大,通过下部的水流加速,杂物无法在下部积存,所以 本实用解决了一个其他地漏无法解决的问题,即:经常堵塞,经常要 清理又脏又臭的旧式地漏这个十分令人讨厌的问题。在有隔渣盖的情 况下使用,长期不会堵塞不用清理。
本实开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有60mm以上的隔臭水层,再加上防臭板 双重防臭,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室内洗手池洗菜池等处不用装任何 防臭设备,主管也不需装防臭大弯头,可达到节省材料、设备,达到 室内外装修工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上部形状、规格可根据所安装的管道、物体、排水 口形状而定,当安装在室内排水管上使用时上部做成圆型;当安装在 室外沙井时,上部可做成长方型。本实用新型的下部入水口和出水可 做成方型,也可做成半圆型、圆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扣环,2是偏一侧漏斗,3是共用壁,4是圆弧底矩管, 5是出水口,6是活动隔臭板。
具体实施:
图1为室内外两用地漏,口上边有一扣环1,和实用地漏房配套 使用,扣环扣在地漏房第一级托环上,当在大管中使用时,例如 110mmPVC管,实用地漏房扣环扣在110mm管口上即可;当在小管中使 用时,例如75mmPVC管,只要确定地漏的高度,然后用地漏房下部套 住75mm管用胶水粘牢,然后填水泥,贴地板砖。
用于室外隔臭,大多数是安装在沙井上使用,室内外两用地漏上 部要根据当地市政沙井规格、形状而定,大多数沙井口都是长方形, 因此地漏上部也做成长方形,规格与沙井盖一样,先安装室内外两用 地漏,后放上沙井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绍锋,未经黄绍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井智能间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升液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