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迅速冲泡饮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9908.3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植物奈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迅速 冲泡 饮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可使草本植物的可溶性营养成分于低温冲泡时也能快速溶解的低温迅速冲泡饮品。
背景技术
茶叶、刺五加、仙楂、番石榴、咖啡...草本植物的营养价值高,其含有维生素,以及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多酚和多种胺基酸、矿物质等成分,但是传统技术高温(约100℃~200℃)处理程序过多,导致草本植物中的物性改变及成份流失,实在可惜。
即使以低温杀菁及烘培制造出的草本植物,其在经高温热水冲泡后,草本植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会流失很多,而且需拿捏浸泡时间,时间若过短,所释味道便淡薄及香气不足,时间若过长,则会释出植物碱、咖啡因或单宁酸,导致味苦涩及香气荡然无存。
所以控制浸泡时间及温度,即可降低植物碱、咖啡因或单宁酸释出的机会。如何让释出的汤汁仍有适当的浓度,则与草本植物里的可溶物在水中的溶解速率及水温有密切的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迅速冲泡饮品,可使草本植物的可溶性营养成分于低温冲泡时也能快速溶解,避免了传统高温冲泡造成草本植物的营养成份流失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低温迅速冲泡饮品,其包括有一具收纳空间的棉包,以及复数颗粒物,该等颗粒物装置于该棉包的收纳空间中,其是由草本植物细化粉末构成,并该等细化粉末于细胞壁形成有破裂处。
该细化粉末的细胞壁破裂处贯通至细胞膜。
该细化粉末大小介于10μm以内至纳米粒径。
该细化粉末为草本植物的叶片、茎、块茎、花、果实、种子当中的至少一种。
该细化粉末为草本植物的叶片、茎、块茎、花、果实、种子的组合衍生。
该细化粉末是由复数种草本植物组成。
该等细化粉末系经研粉技术,而使其细胞壁破裂,并将该等细化粉末造粒而形成颗粒物,使之足以装置于一棉包中,俾于低温冲泡时,本实用新型能令该等颗粒物中的可溶性营养成分可经由细胞壁破裂处而迅速及充分的释出,其确能提升人体对草本植物中的可溶性营养成分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草本植物粉末的细胞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颗粒物 10细胞 11细胞壁
12破裂处 13细胞膜 2棉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与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请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
复数颗粒物1,其是将茶叶、刺五加、仙楂、番石榴、咖啡、人参、玫瑰花、罗汉果等草本植物的叶片、茎、块茎、花、果实、种子当中的至少一种,或组合衍生,采用低温杀菁及烘培,然后依序经打碎→纳米研粉→挤粒成型→60℃烘培而成,所述纳米研粉主要是将草本植物研磨成介于10μm以内至纳米粒径大小的细化粉末,并使该等细化粉末于其细胞10的细胞壁11形成有破裂处12,该破裂处12贯通至细胞膜13,藉此使该等颗粒物1中可溶性营养成分维生素C、矿物质等,只需通过细胞膜13,便能由该破裂处12而迅速及充分的释出;以及
一棉包2,其具有一收纳空间,并使该等颗粒物1装置于该收纳空间中,在低温冲泡时,此等草本植物颗粒物1由于体积较棉包2细孔大,所以不会脱出棉包2,如此便能使其冲泡的汤汁具有清澈不浊的饮用效果。
是以,本实用新型同时兼具有可低温迅速溶出颗粒物1里的可溶性营养成分及缩短冲泡时间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较不受限于冲泡水温的影响,冷水、温水或热水皆可,符合现代人要求方便迅速而且质量更好的市场需求。
相同的道理,本实用新型亦可以复数种草本植物细化粉末组成颗粒物1,例如:菊花枸杞、桂圆红枣...等等均可组合实施。
由以上的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是一技术理念上的高度创新,且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植物奈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植物奈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