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夜灯结构改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8537.7 | 申请日: | 200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赖铭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L4/02 | 分类号: | F21L4/02;F21V23/00;H02J7/00;F21V33/00;F21V3/02;F21V2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夜灯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轻便随身使用,并具备停电等紧急照明功能的夜灯。
背景技术
使用夜灯为很多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夜灯能在黑暗中指引方向,并提供心理层面的安逸。但是为了不妨碍使用者的正常睡眠,通常夜灯的结构配置会使亮度设为较一般照明设备来得低且柔和,此一设置同时限制了夜灯的照明功能,如年纪较大的使用者,于睡眠途中须上厕所,夜灯的亮度往往并不足以使他们看清楚往厕所的道路,且整体夜灯的大小、重量和结构配置,皆不适合让使用者轻便携带以照明前方的道路,因而增加受伤的风险。
因此,为了使夜灯兼顾灯光柔和以及轻便随身使用的优点,夜灯的结构配置确有改良的空间。并且,于停电时,由于夜灯放置的位置往往相当明确且易于寻找,若能使夜灯也具有紧急照明的功能,将使夜灯的功能更加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夜灯结构改良,使夜灯同时具有轻便随身使用的功能,并能因应停电之紧急照明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夜灯结构改良,包含一设有第一灯源的基座,于该基座设有一控制所述第一灯源的第一开关装置,以及一供给电力的供电装置,再于所述基座延伸一连结单元以组装一设有灯罩的本体,所述连结单元设有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的充电端;所述本体设有第二灯源以及一与所述第二灯源连接的蓄电装置,并设置一控制所述第二灯源的第二开关装置;所述蓄电装置设有一充电接点以连接于所述连结单元的充电端。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夜灯设计为人偶造型,使所述本体设为人偶躯干,于该躯干顶端设有人偶颈部和人偶头部,所述人偶颈部和人偶头部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再于所述躯干的相对两侧面的适当高度延伸一人偶肩部和一与人偶肩部连接的人偶手部;再使所述灯罩设为人偶裙部,使所述连结单元设为人偶双脚。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人偶肩部和人偶手部的连结设为活动式关节,该人偶手部是由两圆柱体藉一枢接部以连结而构成,使所述人偶肩部和人偶手部藉该活动式关节调整角度,以作为所述本体自所述基座拆解,而分离使用作为一轻便型照明设备使用时的支架。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于内部进一步包含一控制所述第一灯源的色彩与闪烁的控制电路板,并于外部设有一运作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开关;该控制电路板于所述充电端位置设有一控制接点;而所述连结单元于顶端设有一对应所述控制接点位置并与所述第一灯源电性连接的控制端。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和第二开关装置共同设为一复合式控制开关,该复合式控制开关于本体与基座组合使用时,用以控制所述第一灯源的色彩与闪烁;于本体分离基座独立使用时,用以控制所述第二灯源的开启与关闭。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于底部进一步设有环状定位突起,并于该环状定位突起的内周壁于适当位置设有一个以上朝内径向的定位圆突;所述连结单元进一步于顶端的外周壁挖设对应所述定位圆突的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之夜灯结构改良,藉于本体内设置第二灯源与蓄电装置,使本体得以分离于基座独立使用,而形成一轻便型的照明设备,并能因应停电之紧急照明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图;
图2是第1图的拆解组装图;
图3是第1图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
图5是第1图的人偶手部作动状态图;
图6是第1图的本体的一独立使用状态图;以及
图7是第1图的本体的另一独立使用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基座12------第一灯源 254------人偶掌部
13------第一开关装置 26------环状定位突起
14------供电装置 261------内周壁
15------连结单元 262------定位圆突
151------外周壁 27------环唇部
152------环唇部 28------灯罩
153------定位凹槽 281、282、283------透光孔
154------充电端 29------装饰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8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