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的戒指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7115.X | 申请日: | 2009-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真男人饰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C9/02 | 分类号: | A44C9/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戒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戒指,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随意旋转并增加动感变幻的戒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戒指大多如图1所示。这种戒指如果配戴合适,戴上后就不能随意旋转,倘若戴上后还能随意旋转,则说明配戴不合适,应当更换较粗的手指进行配戴,或者更换较小尺寸的戒指,否则戒指容易脱落甚至丢失,造成损失。总之,现有的戒指配戴是固定形式,戒指在手指上没有动感,装饰效果很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戒指,使戒指配戴合适后仍可以随意旋转,富具动感变幻,提升装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旋转的戒指,包括定环和动环两部分,定环的外环面具有一环形凹槽,动环容置在凹槽中,且动环的内径大于凹槽的内径且小于定环的外径。
所述定环为O形环,由截面呈L形的圆环和固定在L形顶部的卡环组成,L形圆环和卡环配合形成容置动环的凹槽;动环套在L形圆环外,并由卡环与L形底边配合限位于凹槽中。
所述定环为C形环,其截面呈凵形,具有中间的凹槽和两侧的挡边;动环由两侧的挡边限位于凹槽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因为将戒指分成定环和动环两部分,并使动环以可旋转但不脱出的形态套在动环上,所以,使用时,可借助定环将戒指固定配戴在手指上,而动环则可以相对定环旋转,仿佛是整个戒指在手指上随意旋转,富具动感,结合戒指的光泽,在旋转时可产生变幻炫目的效果,装饰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市面上的戒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可旋转的戒指包括定环1和动环2两部分。
其中,定环1是固定配戴在手指上,其外环面具有一环形凹槽11。为了方便后述的动环2组装,此实施例的定环1由截面呈L形的圆环12和固定在L形顶部的卡环13组成,L形圆环12和卡环13配合形成凹槽11。
动环2容置在凹槽11中,且动环2的内径大于凹槽11的内径且小于定环1的外径,即动环2由卡环13与L形底边配合限位,使之不会从凹槽11中脱出。
产品组装时,先将动环2套在L形圆环12外,再将卡环13固定在L形顶部,即完成动环2与定环1的组合。
再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可旋转的戒指包括定环1和动环2两部分。此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定环1为C形环,其截面呈凵形,具有中间的凹槽11和两侧的挡边14,动环2由两侧的挡边14限位于凹槽11中。
产品组装时,因C形定环1具有一定弹性,先挤压定环1使之外径缩小,至小于动环2的内径时,将动环2套在定环1上,再解除对定环1的挤压,使定环1在弹性作用下复原,并微调动环2,使动环2处于凹槽11中,即完成动环2与定环1的组合。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是将戒指分成定环1和动环2两部分,将动环2以可旋转的形态组装在定环1的凹槽11中而不脱落。使用时,将定环1固定配戴在手指上,动环2则可以相对定环1随意旋转,使戒指配戴后具有动感,结合戒指的光泽,产生变幻炫目的效果,提升装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真男人饰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真男人饰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烟支处理机拆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砂冲缝筛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