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绕线轮的钓鱼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36553.4 | 申请日: | 200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4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扬电器制造(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6;A01K89/015;A01K87/02;A01K89/033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绕线轮 钓鱼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竿,特别是一种带绕线轮的钓鱼竿。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钓鱼是人们放松心情、休闲的一好方式,人们使用的钓鱼竿也是多种多样的,简单钓鱼竿的就是一支光杆,然后在杆的顶端拴钓鱼线即可,为了方便携带,也有的钓鱼竿做成可伸缩的钓鱼竿,还有的钓鱼竿在钓鱼竿上再架设绕线轮,用于收纳钓鱼线,下面介绍传统一种具钓鱼竿,包括杆体,绕线轮,转柄;杆体可根据功能分成手把、本体,支杆三部分,支杆可以做成伸缩管结构,绕线轮才通过转轴转动架设在本体上,转柄固定在绕线轮的盘辐上并位于人体的右侧边。这种带绕线轮的钓鱼竿,大多数按习惯右手的设计,如果习惯右手的人要使用这种类型的钓鱼竿,需要将钓鱼竿转动180度,让转柄位于其左侧,才能方便使用,但这样会造成较大的麻烦是绕线轮在本体上的转动方向刚好与原来的方向相反,这使得习惯左手的钓鱼人使用很别扭,并不人性化,另外,对于支杆是伸缩管结构的钓鱼竿,支杆虽然收缩在本体管内,但是钓鱼竿的收叠后的长度还是较长,携带并不方便。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人研制一种新的带绕线轮的钓鱼竿,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绕线轮的钓鱼竿,该钓鱼竿可同时满足习惯左手或习惯右手的钓鱼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绕线轮的钓鱼竿,该钓鱼竿收叠后结构紧凑,整体长度较短,携带方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绕线轮的钓鱼竿,包括杆体、绕线轮、转柄、转轴、过渡轴和传动机构;绕线轮通过转轴转动架设在杆体上,过渡轴亦转动架设在杆体上,过渡轴的两端超出杆体,转柄以方便拆卸的方式设置在过渡轴的一端,传动机构设置在过渡轴与转轴之间,过渡轴旋转通过传动机构传动于转轴从而带动绕线轮转动。
上述杆体包括手把、本体和支杆三部分,支杆是由伸缩管组成,支杆与本体之间铰链接,手把与本体之间亦采用铰链接,使得手把、支杆能够与本体收叠在一起。
上述的本体还包括上下半壳两部分、支架,上下半壳对合形成空腔,上半壳顶部设有线孔,绕线轮通过转轴转动架设在杆体的支架上,过渡轴亦穿设在支架上,绕线轮与支架设有在空腔中,过渡轴两端均伸出空腔外与转柄联接。
上述支杆通过支撑架与本体之间铰链接,支撑架中间为空腔,空腔顶部设有支杆伸出孔,腔壁上设有开口的滑槽,滑块滑设在空腔内,调节旋扭穿过滑槽与滑块固定在一起,支杆伸缩管固定在滑块上,调节旋扭在滑槽中滑动将支杆伸缩管从空腔的支杆伸出孔推出或收纳在空腔中。
上述的手把与本体之间设有限制手把与本体转动松脱的卡接机构,支杆与本体之间设有限制手把与本体转动松脱的卡接机构。
上述杆体上设有绕线轮制动器,该制动器为按钮与抵块一体成型结构,按钮转动设在杆体上,抵块抵靠转轴,绕线轮与支架之间还设有弹簧,弹簧穿过转轴被限制转轴上。
上述的转柄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过渡轴的一端。
上述传动机构是斜齿轮组传动机构。
上述传动机构是蜗轮与蜗杆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改变了现有的钓鱼竿转柄直接固定在绕线轮的盘副上只能方便习惯右手的人使用而不方便左手的使用的结构设计,而是采用增加过渡轴和传动结构,过渡轴与转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完成传动,过渡轴两端均超出杆体,转柄既可安装在靠人体右侧的过渡轴端部方便习惯右手的人使用,转柄又可安装在靠人体左侧的过渡轴端部方便习惯左手的人使用,这样无论是习惯左手或习惯右手的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均感受到人性关怀。
另外,本实用新型由于杆体设计成手把、本体、支杆三部分,支杆采用伸缩管,支杆与本体之间铰链接,手把与本体之间亦采用铰链接,这使得手把、支杆能够与本体收叠在起,结构紧凑,缩短了产品的整体长度,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杆拉伸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把收叠后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把、支杆收叠后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立体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轮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结合图2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扬电器制造(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尤扬电器制造(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