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右曲轴箱盖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26433.6 | 申请日: | 200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 地址: | 4000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曲轴箱,特别是摩托车曲轴箱的右曲轴箱盖。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的右曲轴箱盖通常为整体式结构,这种结构的右曲轴箱盖是直接将离合器和精滤器罩在右曲轴箱盖的内腔中,当离合器或精滤器需要更换或者是发生故障需要进行维修的时候,就必须将右曲轴箱盖整体拆卸下来,然后才能对离合器或精滤器进行更换或者是维修,对于大多数摩托车来说,还必须拆卸下脚蹬、启动杆等零部件,这样就会导致维修人员不方便更换或者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换、维修方便离合器和精滤器的右曲轴箱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右曲轴箱盖盖体,在盖体上设置有启动轴孔,在盖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与盖体成一体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内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离合器腔体和精滤器腔体,在盖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离合器腔体和精滤器腔体相对应的离合器盖孔和精滤器盖孔,在离合器盖孔与精滤器盖孔上分别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离合器盖和精滤器盖;在离合器盖上设置有与启动轴孔相连通的轴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当需要更换或维修离合器或者精滤器时候,直接将离合器盖或者是精滤器盖拆卸下来,然后对离合器或者是精滤器进行更换或维修,这样做方便了维修人员的维修,维修人员不需要将右曲轴箱盖整体拆卸下来就可以对离合器或者精滤器进行更换和维修。
为了防止离合器腔体内的机油通过离合器盖的外壁与启动轴孔的外壁之间的缝隙向外泄露,在启动轴孔与轴孔之间设置有矩形密封圈;为了增强离合器盖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离合器盖上设置有与盖体相接触的离合器盖密封圈。
为了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拆卸离合器盖,对离合器进行维修,在离合器盖上设置有与盖体相连接的安装孔。为了使得离合器盖与盖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安装孔为5个。
为了方便的将离合器盖安装到离合器盖体上,所述在离合器盖孔上与离合器盖相对应的端面设置有倒角。
所述隔板呈圆弧型且两端分别与盖体内壁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精滤器盖为倒凸字型,在隔板上设置有与离合器腔体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在倒凸字型的精滤器盖的盖壁内设置有油道,所述油道进油口与精滤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油道出油口与进油通道的进油口相连通。精滤器通过油道直接向离合器腔体供给机油,该油道直接设置在精滤器盖的盖壁内,这样做使得加工很方便,同时也降低了加工的成本。
所述隔板为z字型,在隔板上设置有位于精滤器腔体中与隔板成一体的凸台。
在精滤器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精滤器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凸台上,另一端抵在精滤器的底部,精滤器通过盖弹簧和精滤器盖固定在精滤器腔体内。
为了防止机油通过精滤器盖的端面与进油孔的端面之间的缝隙向外泄露,在隔板上与油道出油口相对应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
为了增强精滤器盖与精滤器腔体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精滤器盖上设置有与精滤器腔体内壁相接触的精滤器盖O型密封圈。
为了便于拆卸精滤器盖,方便维修人员对精滤器进行维修,在精滤器盖上设置有与盖体相连接的安装孔。为了使得精滤器盖与盖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安装孔为3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采用离合器盖和精滤器盖,这样就能方便的对离合器和精滤器进行维修;
2.采用矩形密封圈,防止了离合器腔体内的机油外泄;
3.采用离合器盖密封圈,增强了离合器盖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了离合器腔体内的机油外泄;
4.在离合器盖孔上与离合器盖相对应的端面设置有倒角,这样做方便了安装工人很轻松的就能将离合器盖安装到离合器盖体上。
5.在离合器盖上采用安装孔,方便维修人员拆卸离合器盖,对离合器进行维修;
6.将油道直接设置在精滤器盖的盖壁内,使得加工人员方便加工,同时也降低了加工成本;
7.采用O型密封圈,防止了精滤器腔体内的机油外泄;
8.采用精滤器盖O型密封圈,增强了精滤器盖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了精滤器内的机油外泄;
9.在精滤器盖上采用安装孔,方便维修人员拆卸精滤器盖,对精滤器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管式水动力转换及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涡轮增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