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喷嘴防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22874.9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0 | 分类号: | B29C45/2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520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俞范***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喷嘴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领域,是一种注塑机喷嘴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注塑机普遍采用的喷嘴防护装置基本有两种:一是喷嘴罩壳安装在两根导杆上实现左右移动,料筒与喷嘴罩壳彼此独立。当喷嘴罩壳与限位开关接触时,注射可以进行;反之,注射停止。二是喷嘴罩壳固定在固定模板上,前后设置两扇小门,当小门合上时,与限位开关接触,注射可以进行;反之,注射停止。按照方法一,随着产品重量的增加,两根导杆承受的力增加,平行度难以保证,喷嘴罩壳的移动也不那么方便;按照方法二,随着机型的增大,喷塑罩壳需做框架才能提高牢固度,而增加一个框架,注射时又增加了安全隐患,堵料时除料不方便,再则将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克服上述的不足,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设计较为合理的注塑机喷嘴防护装置,使其能解决注射机构注射时的安全隐患和堵料时方便除料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注塑机喷嘴防护装置,该装置包含固定模板、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导杆、喷嘴罩壳、料筒罩壳、注射部件,注射部件连接料筒,料筒上设置料筒罩壳,导杆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固定模板上,其要点在于后喷嘴罩壳、前喷嘴罩壳分后前位置安装在导杆上,固定模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喷嘴罩壳分设后喷嘴罩壳和前喷嘴罩,第一限位开关与前喷嘴罩壳对应设置,第二限位开关与后喷嘴罩壳对应设置,后喷嘴罩壳和前喷嘴罩壳是按先后次序的行程移动。
所述的后喷嘴罩壳通过导杆导入,后喷嘴罩壳先与第二限位开关相抵;前喷嘴罩壳通过导杆导入,前喷嘴罩壳滞后与第一限位开关相抵。
注塑机喷嘴防护装置的后喷嘴罩壳与前喷嘴罩壳在注塑机未进行熔料注射状态,后喷嘴罩壳与前喷嘴罩壳的面不一致,后喷嘴罩壳与前喷嘴罩壳两面的距离为b。
随着注塑机机型的增大,将喷塑喷嘴罩壳进行改进,解决了注射机构注射时的安全隐患和堵料时方便除料的技术问题。同时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注塑机总体技术含量得以较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示意图,此刻的后喷嘴罩壳与前喷嘴罩壳的面不一致,两面的距离为b。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此时的后喷嘴罩壳与前喷嘴罩壳的面一致,两面的距离b不存在。
以上附图的序号及名称:1、固定模板,2、第一限位开关,3、第二限位开关,4、导杆,5、后喷嘴罩壳,6、料筒罩壳,7、注射部件,8、前喷嘴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以图1-3所示,这种注塑机喷嘴防护装置所涉及的固定模板1、第一限位开关2、第二限位开关3、导杆4、后喷嘴罩壳5、料筒罩壳6、注射部件7、前喷嘴罩壳8,注射部件属于示意绘制,导杆通过螺纹联接固定于固定模板上,后喷嘴罩壳、前喷嘴罩壳分后前位置安装在导杆上。操作人员将后喷嘴罩壳推移至图3所示的工作状态时,此刻因前喷嘴罩壳8与第一限位开关2相抵、接触,注塑机才能进行熔料注射;只有在人为的将前喷嘴罩壳与第一限位开关脱离,即将前喷嘴罩壳移至图2所示的非工作状态时,后喷嘴罩壳与前喷嘴罩壳的面不一致,这两面的距离为b,注塑机就不进行熔料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