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以捕集木蠹象的昆虫诱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08992.4 | 申请日: | 200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张真;孔祥波;张培毅;王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以 捕集木蠹象 昆虫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以捕集木蠹象(Pissodes)成虫的诱捕器。
背景技术
木蠹象(Pissodes)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木蠹象属(pissodes),是一种蛀干性害虫,主要危害松树、杉木等植物。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和甘肃等地。
国内目前对木蠹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危害特性、空间分布、天敌的初步调查,危险性分析,防治技术和检疫技术等。在防治技术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些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如粉拟青霉菌或莱氏野村菌粉,但跟其他化学农药一样,一年需要多次防治,且通常情况下还需要与化学农药结合使用,即目前对该类害虫的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和清理被害木。我国在该害虫的化学生态学及其应用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而这方面是目前国际上害虫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化学信息物质对害虫的行为进行调控,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是目前国际上的发展方向。传统有机农药的大面积使用曾经在杀灭害虫,保护农林产品优质高产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其高毒、高残等特点造成了如环境污染、有益生物及天敌的误杀、害虫抗药性增加等严重负面影响。因此,一种对害虫高效,对环境和非标靶生物安全的林业害虫生物防治方法显得尤为必要。寄主挥发物对木蠹象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利用含有寄主挥发物的植物源引诱剂大量吸引木蠹象,使其聚集在一定的装置内再予以杀死,具有高效、完全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使得以往被动的化学防治变为主动的生物防治,同时还能根据诱捕器中木蠹象数量的多少,达到监测和预报林业虫害的目的。这种放置引诱剂的装置就是诱捕器。
昆虫诱捕器是一种收集装置,是装有信息化学物质的诱芯的载体,它是根据目标昆虫行为特性所设计和生产的。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相应不同的诱捕器,例如适用于蛾类的水盆式、船型诱捕器,适用于甲虫类的漏斗型诱捕器等。据报道和统计,至今为止所使用的诱捕器式样不下几十种。不仅诱捕器的式样在诱捕昆虫上有作用,诱捕器的颜色对昆虫也有明显的吸引作用。视觉在寄主的寻找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日本丽金龟的诱捕器采用绿色和黄色,具有较高的引诱作用。
名为“红脂大小蠹诱捕器”,申请号为02213680.0。其涉及一种红脂大小蠹诱捕器,它有一个纸质圆桶形壳,在圆桶形壳内设置着诱芯,外表涂着松脂层,圆桶形壳的上顶、下底封闭,圆桶形壳侧面分布φ4毫米-φ6毫米的通孔,通孔之间的间距为4厘米-6厘米。内壁涂长残效期杀虫剂。使用时将本红脂大小蠹诱捕器挂在树上,圆桶形壳的侧面垂直于地面,红脂大小蠹受到诱芯的吸引,从通孔钻入,接触杀虫剂后中毒死亡。
名为“小蠹虫诱捕器”,申请号为200420012443.4。其涉及一种小蠹虫诱捕器,属于森林、果树害虫的防治工具。微凸的光滑顶盖通过短连接杆与漏斗3连接,7~11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分别依次连接,最下一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与底部漏斗连接,该底部漏斗下部与集虫杯卡接,该集虫杯上部有两个筛孔。
名为“萧氏松茎象成虫诱捕器”,申请号为200420110864.0。其公开了一种诱杀萧氏松茎象成虫的诱捕器,由桶体及设置于其底部并与之连通的锥体构成,锥体顶部形成一缺口。所述的锥体上设有绑带,锥体顶部设一小圆筒与桶体相连通。
上述三份专利申请都涉及鞘翅目昆虫的诱捕器,存在的技术缺陷为:1,没有针对木蠹象属的诱捕器。萧氏松茎象和木蠹象关系最近,同属象甲科,但是二者行为特点上相差甚远,因此诱捕器不能通用。2,有些诱捕器中涂有杀虫剂,不够环保。3,大多数的诱捕器都需结合诱芯一起使用,若没有诱芯中的引诱剂,则没有捕集作用。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集量大、成本低和对环境友好的用以捕集木蠹象的昆虫诱捕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用以捕集木蠹象的昆虫诱捕器,该诱捕器是在漏斗的上口设有端面呈十字形状的十字板,十字板的下端面固定在漏斗的上口的上端缘上,十字板的上端面固定有盖板,所述的漏斗的下口连接收集瓶,十字板的挡板面上涂有涂胶层,漏斗的里表面和外表面分别涂有涂胶层,盖板的上表面涂有涂胶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诱捕器不能高效捕集木蠹象的问题。木蠹象在林间以飞行作为主要迁移手段,本实用新型的诱捕器上的涂有涂胶层的十字板可以起到很好的拦截捕集的作用。木蠹象对障碍物的躲避能力不强,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不是一头撞上去,而是稳稳着陆,所以木蠹象落在没有涂胶的诱捕器上会继续飞走,只有少数落入收集瓶的无法逃逸。本实用新型的诱捕器,在其表面全部涂胶,捕集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放大镜的电动车仪表盘
- 下一篇:一种灭蚊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