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残流食用油塑料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4548.5 | 申请日: | 200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书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D23/06 | 分类号: | B65D23/06;B65D23/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 地址: | 05009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食 塑料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食用油的塑料桶,属于食品包装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用油用塑料桶包装已经普及,因为塑料具有独特的柔性、韧性、刚性和可塑性,能够满足食用油包装的各种性能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从油桶里往外倒油的时候,由于油脂本身的粘滞性,总难免有一些油流到桶口外部,尽管浪费得并不多,但是却影响了油桶甚至家庭环境的清洁,现有的包装都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倒油时食用油流到桶口外部的防残流食用油塑料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残流食用油塑料桶,它由桶体、桶口、提手、桶盖组成,在桶口壁的外面有环形溢流槽,溢流槽的上端开口,下端与桶口壁密封连接,桶口与桶盖连接的螺纹在溢流槽外壁上,其改进之处是,在溢流槽的底部有一个泄油口,泄油口的底部与溢流槽的底部平齐,泄油口向内穿过桶口壁与桶口空腔相连通。
上述防残流食用油塑料桶,在桶体外壁上与提手的连接处有一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泄油口位于桶壁的同一侧,在提手上有与限位凸起相对应的凹槽,凹槽设在靠近提手方环的一侧。
上述防残流食用油塑料桶,所述的桶口的上口边缘有向内倾斜的倒角,倒角的下端高于桶口内壁,与桶口内壁垂直相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溢流槽的底部有泄油口,倒油时残留在溢流槽中的食用油会沿着泄油口流回油桶内,因此不会有残留的食用油弄脏桶口和桶体的外壁,使油桶在使用中保持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桶体1、桶口2、提手3、溢流槽4、泄油口5、倒角6、桶口翅片7、提手翅片8、限位凸起9、凹槽10、提手方环11
具体实施方案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由桶体1、桶口2、提手3、桶盖组成,在桶口壁的外面有环形溢流槽4,溢流槽4的上端开口,下端与桶口壁密封连接,桶口2与桶盖连接的螺纹在溢流槽4外壁上,这些都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是:
第一,在溢流槽4的底部有一个泄油口5,泄油口5的底部与溢流槽4的底部平齐,泄油口5向内穿过桶口壁与桶口2空腔相连通。这样,在倒油时残留在溢流槽4中的食用油会沿着泄油口5流回油桶内,因此不会有残留的食用油弄脏桶口2和桶体1的外壁,使油桶在使用中保持清洁。
第二,现有的提手3与桶体1的连接方法是将提手3套在桶体1的颈部,所以提手3可以沿桶颈自由旋转。在本实用新型中要使泄油口5在倒油时处于桶体1的上方,以防止油从泄油口5流出,因此必须限制提手3的位置,使提手方环11在倒油时位于泄油口5的一侧。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与泄油口5同一侧的桶体1外壁上有一个限位凸起9,同时在提手3靠近提手方环11的一侧有与限位凸起9相对应的凹槽10,安装提手3时限位凸起9与凹槽10嵌合,将提手3定位。如果是方形塑料桶,限位凸起9应在某一个直边的中央部位,这样便于使用者倒油。
第三,桶口2的上口边缘有向内倾斜的倒角6,倒角6的下端高于桶口内壁,与桶口2内壁垂直相接。倒角6可以使油沿着倾斜角流出,减少油在桶口边缘的滞留,同时倒角6下端与桶口2内壁连接实际上相对缩小了桶口的内径,可以加强倾斜流出的效果。
除此之外,现有的桶口2的溢流槽4的宽度较小,在实行本实用新型时可适当加宽,以增强收回残油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好氧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却塔风机专用筒形冲动式水力驱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