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实现直流系统的自动调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99916.1 | 申请日: | 200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04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书强;周维来;刘志强;徐龙辉;张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 娅 |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片机 实现 直流 系统 自动 调压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动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压技术。
(二)技术背景
在电力系统中,人们所需的直流电源,都是由直流电源系统提供的,而直流电源系统的 输出是由合闸母线和控制母线两部分组成。合闸母线的电压即为充电机输出电压值,其输出 电压要高于控制母线电压,要满足控制母线能正常地给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及信号回路 等供电。必须把合闸母线电压降至一定范围,形成控制母线。
(三)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可靠,价格低廉的基于单片机实现直流系统的自动 调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四部分构成:单片机部分,采集部分、控制部 分和调压硅链部分,采集部分、控制部分分别连接单片机部分,调压硅链部分连接控制部分, 单片机部分是由单片机77E58为核心,包括驱动网络、光耦隔离、控制出口和采集入口,控 制出口和采集入口连接光耦隔离,光耦隔离通过驱动网络连接单片机77E58,单片机部分, 采集部分、控制部分分别连接供电电源。
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1、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继电器和大功率驱动三极管,继电器连接调压硅链部 分,大功率驱动三极管连接单片机;
2、所述的采集部分由直流电压变送器、运算放大器和AD转换芯片组成,供电电源连接 直流电压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连接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连接AD转换芯片,AD转 换芯片连接单片机;
3、所述的调压硅链部分包括硅链二极管组,硅链二极管组连接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动控制技术,具体的说就是在电力系统中,为满足电力系统的继 电保护装置及信号回路等设备的正常供电。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自动调压装置的设计方案经过 实践检验,其性能可靠,且价格低廉,自投入市场以来,深受用户好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 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原理图;
图4为调压硅链部分的调压示意图;
图5为控制部分的原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
1、单片机部分的组成:
单片机部分是由单片机77E58为核心,通过采集入口进行采集电池组电压、电流,合母 电压、电流和控母电压、电流。把采集到的合母电压和继电保护装置及信号回路所需电压值 比较,进行精确的运算和严谨的控制规律,由单片机对应的P0口输出高低电平,R2、R3、 R4、R5、R6为上拉电阻,有效的保证了P0口输出高低电平,经过同向驱动器7407使信号 加强,在经过光耦隔离发出控制信号。使相应的继电器闭合或断开。来满足继电保护装置及 信号回路所需控母电压值。
单片机原理图如图3所示。
2、采集部分
是由直流电压变送器,运算放大器,AD转换芯片组成。首先将直流电0~300VDC的合 母电压和控母电压经由直流电压变送器,输出0~5VDC的直流电压,经过运算放大器把模拟 量做放大处理,再由12位高精度AD转换芯片TLC2543把采集到0~5VDC的模拟量转换为 数字量。送给单片机,进行内部程序运算处理。
3、控制部分
为保证可靠性,调压装置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在这里手动控制方式是应用万 能转换开关来实现的,强制调节硅链的投入与退出。当自动控制失灵的时候启用手动控制, 否则手动控制的手柄挡位应该在图4的-30°位置。30°、60°、90°、120°、150°分别控制硅链 二极管组D1-D5图5的接入和切出。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产品的可靠性。
自动控制是将采集到的+HM(合闸母线)电压与所需+KM(控制母线)电压固定值范围 相比较,使单片机P0口输出相应的高低点平,通过光耦隔离(保护信号的有效性),再将控 制信号送入图5的Q1-Q5中,Q1-Q5是大功率驱动三极管2SC2383,它Ic电流可以达到1A。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驱动后级的继电器,这个继电器的触点可以通过0-40A的电流。通过继 电器的触点的分合,来控制硅链二极管组D1-D5的接入和切出。使得+KM电压值达到继电 保护装置及信号回路所需用电。达到理想的供电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9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