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与播种机动力传动自动离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98925.9 | 申请日: | 200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13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东;李文振;高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亚东 |
| 主分类号: | A01C19/02 | 分类号: | A01C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4800黑龙江省克东县北三道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播种 机动力 传动 自动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播种机具动力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部份播种施肥机具的驱动施肥作业和排种作业的旋转动力是来自与其配套的拖拉机驱动轮,由于其驱动动力来源稳定可靠,在保证播种施肥机作业质量中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受到农民用户的欢迎。为了节约种子和化肥,减少损失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在该类机型动力传动结构的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上配装了由驾驶员手动控制的驱动动力离合装置,为减少种子、化肥在地头、地边处的损失浪费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手动控制动力离合器的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机具配合同步性差,且易损坏零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拖拉机与播种机动力传动自动离合装置,达到减轻操作劳动强度、实现播种机与拖拉机作业配合同步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拖拉机与播种机动力传动自动离合装置包括固装着涨紧轮总成的播种机横梁、传动链条、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及配装在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上由牙嵌离合压力弹簧、牙嵌齿滑动套、牙嵌齿链轮构成的牙嵌式离合器,其中牙嵌齿滑动套径向、周向定位、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上,牙嵌齿链轮轴向、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套装在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上,在涨紧轮总成上铰连安装连杆后段焊合,连杆前段焊合的前端部配装在牙嵌齿滑动套与牙嵌齿链轮相对端面之间,且两端面与连杆前段焊合前部锥面配合;在连杆后段焊合与连杆前段焊合之间配装连接调节丝杆,连接调节丝杆与连杆后段焊合螺纹连接,连接调节丝杆与连杆前段焊合可轴向滑动地插装配合,在连接调节丝杆上套配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一端在连接调节丝杆上轴向定位,压力弹簧的另一端面与连杆前段焊合端面顶靠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使播种机具在牵引拖拉机上的升降过程中,即同步实现和完成了拖拉机驱动轮旋转动力与播种机具上排种轴、施肥轴之间动力传递的自动离合,具有结构简单、作业可靠、同步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拖拉机与播种机动力传动自动离合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连杆后段焊合、2、连接调节丝杆、3、压力弹簧、4、连杆前段焊合、5、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6、牙嵌离合压力弹簧、7、牙嵌齿滑动套、8、牙嵌齿链轮、9、传动链条、10、涨紧轮总成、11、播种机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拖拉机与播种机动力传动自动离合装置包括固装着涨紧轮总成10的播种机横梁11、传动链条9、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5及配装在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5上由牙嵌离合压力弹簧6、牙嵌齿滑动套7、牙嵌齿链轮8构成的牙嵌式离合器,其中牙嵌齿滑动套7径向、周向定位、轴向可移动地安装在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5上,牙嵌齿链轮8轴向、径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套装在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5上,在涨紧轮总成10上铰连安装连杆后段焊合1,连杆前段焊合4的前端部配装在牙嵌齿滑动套7与牙嵌齿链轮8相对端面之间,且两端面与连杆前段焊合4前部锥面配合;在连杆后段焊合1与连杆前段焊合4之间配装连接调节丝杆2,连接调节丝杆2与连杆后段焊合1螺纹连接,连接调节丝杆2与连杆前段焊合4可轴向滑动地插装配合,在连接调节丝杆2上套配压力弹簧3,压力弹簧3的一端在连接调节丝杆2上轴向定位,压力弹簧3的另一端面与连杆前段焊合4端面顶靠接触配合。
当四轮拖拉机液压升降机构将播种施肥机升起时,以播种机横梁11上固装的涨紧轮总成10为支点,连杆后段焊合1向牵引四轮拖拉机前方移动,带动连接调节丝杆2、压力弹簧3同向同步移动,在压力弹簧3压力驱动下连杆前段焊合4前部锥面插入在牙嵌齿滑动套7与牙嵌齿链轮8端面之间,使其脱离结合,自动完成驱动动力的切断作业;当播种机具下降时,连杆后段焊合1、连接调节丝杆2、压力弹簧3及连杆前段焊合4同时向拖拉机后方移动,连杆前段焊合4前部锥面从牙嵌齿滑动套7与牙嵌齿链轮8端面之间脱出,在牙嵌离合压力弹簧6推力下,牙嵌齿滑动套7在拖拉机驱动轮外接轴5上轴向移动,并与牙嵌齿链轮8结合,完成离合器的自动结合,实现驱动动力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亚东,未经李亚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8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