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98767.7 | 申请日: | 200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俞伯涛;季玉恒;郭忠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恩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3B15/03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30011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光 扫描 全方位 球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视监控用球形云台,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
背景技术
电视监控技术近些年在我国已获得较快发展,在当今社会多种场合普及应用。球形云台因其外形美观,实用性强等特点成为电视监控系统重要设备之一。在电视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受光线亮度的影响,在夜间缺少光线的情况下,摄像机往往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夜间又是需要电视监控系统正常工作的时候。因而电视监控需要另外加装红外灯保证夜视功能。现有的电视监控用球形云台均采取在摄像机机架两侧安装红外灯照明,为达到足够光线亮度,必须增加红外灯数量,而此种设计会带来如下缺点:
第一,与摄像机安装在同一球罩内的红外灯,由于球罩几何外形所限,在红外灯打开时,红外光穿过球罩时发生散射现象,从而使红外光的亮度和扫描范围有很大损失,影响摄像效果。
第二,红外灯通常被安装在普通球形云台水平传动机构上,这样与摄像机只能做水平方向上的同步转动,不能做垂直方向上的同步转动,使红外光照射的方向与摄像机所摄取景象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偏差,影响成像效果。
第三,球形云台现有散热结构不能保证安装红外灯后球罩内散热效果,红外灯数量的增加及其长时间工作都会使球罩内部工作温度急速上升,从而使摄像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损坏。
因而,摄像机的夜间扫描成像问题急待解决。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使红外灯布设的位置趋于合理,并且能与摄像机全方位同步运转,安装通风通道及轴流风机解决原红外球形云台散热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光扫描全方位球形云台,包括球罩和置于球罩内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罩包括左球罩、右球罩、通风槽、轴流风机、透镜支架、透镜,所述的左球罩与右球罩固定配合,均为透明半球体,连接左球罩、右球罩外沿处设置有两端带散热栅窗的通风槽,所述的通风槽内部在靠近散热栅窗的位置设置卡槽,所述的轴流风机插入卡槽内,球罩前部工作端设置方形孔,方形孔对面球罩内设置定位槽,粘接有所述的透镜的透镜支架粘接在方形孔上;所述的本体包括红外光板、内壳、主支架、同步轮支架、水平电机支架、固定轴、水平电机、垂直电机、调光电位器、电机同步齿带轮、同步齿带、控制电路板、大齿轮,两个侧面设置铆装螺套的所述的内壳固定在透镜支架和定位槽上,所述的红外光板固定在内壳的前端,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内壳的两侧,所述的固定有同步轮支架和固定轴的主支架固定在内壳的螺套上,所述的垂直电机固定在主支架一侧,其轴插入内壳的螺套中,所述的调光电位器固定在主支架另一侧的螺套中,调光电位器的齿轮与固定在内壳螺套上大齿轮啮合,固定有所述的水平电机的水平电机支架固定在主支架侧面,所述的电机同步齿带轮固定在同步轮支架上,通过所述的同步齿带与水平电机轴上设置的齿轮相连;所述的轴流风机、水平电机、垂直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上,控制电路板导线穿过固定轴与外界电源和视频线连接。
所述的固定轴上端设置轴套结构,与安装云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固定轴为空心轴,内部设置滑环;所述的红外光板上设置有成排的红外灯,成排的红外灯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的红外灯可采用红外灯泡或红外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照明与云台同步转动,有效解决夜间照明问题,使其夜视扫描距离和清晰度大大超过现有技术,另外结构简单,隐蔽性强,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剖示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图2为装配图的右剖视图。
图3为左球罩的右视图。
图4为左球罩的主视图。
图中:1.球罩、11.方形孔、12.定位槽、2.左球罩、3.右球罩、4.通风槽、41.散热栅窗、42.卡槽、5.轴流风机、6.透镜支架、7.透镜、20.本体、21.红外光板、211.红外灯、212.通孔、22.内壳、23.主支架、24.同步轮支架、25.水平电机支架、26.固定轴、27.水平电机、28.垂直电机、29.调光电位器、30.电机同步齿带轮、31.同步齿带、32.控制电路板、33.大齿轮、34.滑环、50.铆装螺套、51.推力滚针轴承、52.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恩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恩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87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