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式融雪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97502.5 | 申请日: | 200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波;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H5/04 | 分类号: | E01H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式 融雪 | ||
1.热泵式融雪车,具有压缩机、离合器、发动机、蓄电池、挡板、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冷却换热器、冷凝器、辅助冷却换热器、U型收集槽、车体、输送带、输送带驱动轴、扒雪转轮、蓄水箱,其特征是压缩机(1)输入轴外端同轴装有离合器(2),发动机(3)驱动轴与压缩机(1)输入轴之间通过离合器(2)及皮带连接,沿车身纵向设有右蒸发器(7-1)和左蒸发器(7-2),右蒸发器(7-1)工质侧串接第一个电子膨胀阀(6-1);左蒸发器(7-2)工质侧串接第二个电子膨胀阀(6-2),左、右两个蒸发器工质侧并联后与压缩机(1)串接,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工质侧一端与第三个电子膨胀阀(6-3)、冷凝器(9)工质侧串接;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工质另一端接于左、右两个蒸发器工质侧,冷凝器(9)表面与融雪通道(10)紧密结合为一体,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出水侧与辅助冷却换热器(11)出水侧并联后接于发动机(3)的冷却水进口;发动机(3)的冷却水出口分别接于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进水侧和辅助冷却换热器(11)的进水侧,U型集雪槽(12)倾斜置于车体(13)中部,U型集雪槽(12)的底部是输送带(14),输送带两侧设有挡雪板,输送带(14)通过上端驱动轴(15-1)和下端驱动轴(15-2)驱动,U型集雪槽(12)的顶端上方设有扒雪转轮(16),U型集雪槽(12)与融雪通道(10)、矩形蓄水箱(17)焊接为一体,蓄电池(4)连接于发动机(3)的发电系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式融雪车,其特征是所述U型集雪槽(12)的前端为齿形,所述左、右两个蒸发器(7-2、7-1)呈倒V字形固定于所述车体(13)底盘,所述两个蒸发器的外侧设有铁丝网。
3.热泵式融雪车,具有压缩机、离合器、发动机、蓄电池、挡板、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冷却换热器、冷凝器、辅助冷却换热器、车体、输送带、输送带驱动轴、扒雪转轮、蓄水箱,其特征是压缩机(1)输入轴外端同轴装有离合器(2),发动机(3)驱动轴与压缩机(1)输入轴之间通过离合器(2)及皮带连接,沿车身纵向设有右蒸发器(7-1)和左蒸发器(7-2),右蒸发器(7-1)工质侧串接第一个电子膨胀阀(6-1);左蒸发器(7-2)工质侧串接第二个电子膨胀阀(6-2),左、右两个蒸发器工质侧并联后与压缩机(1)串接,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工质侧一端与第三个电子膨胀阀(6-3)、冷凝器(9)工质侧串接;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工质另一端接于左、右两个蒸发器工质侧,冷凝器(9)表面与融雪通道(10)紧密结合为一体,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出水侧与辅助冷却换热器(11)出水侧并联后接于发动机(3)的冷却水进口;发动机(3)的冷却水出口分别接于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进水侧和辅助冷却换热器(11)的进水侧,车体(13)中部设有垂直于路面的吸雪管道(18),吸雪管道(18)与梯形水箱(19)焊接为一体,梯形水箱(19)内设有水平挡板(5),在吸雪管道(18)水平段和梯形水箱(19)顶部均设有网状挡板(20),梯形水箱(19)顶部上方装有引风机(21),吸雪管道(18)水平段的底部与发动机冷却换热器(8)和冷凝器(9)紧密结合为一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式融雪车,其特征是所述吸雪管道(18)水平段倾斜10~15°,吸雪管道(18)下端口为喇叭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5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化冰除雪器
- 下一篇:磁悬浮接触轨精调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