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种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8140.3 | 申请日: | 200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钢;代丹丹;郭红霞;李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铁钢 |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 地址: | 450002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种器。
背景技术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种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播种速度和播种质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气吸式排种器,它借助风机产生的负压将种子吸附在排种盘上,种子随着排种盘一同转动。气吸式排种器机构复杂,故障率高,播种速度低。在种子被吸附和转动过程中,种子频繁与排种器各部件接触碰撞,破坏种子,影响出苗率和作物长势。排种盘磨损,易出现漏气现象,排种器气密性降低,吸种不稳定,空穴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播种速度高的排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种器,包括排种斗,所述的排种斗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在排种斗和挡板之间滑动设有带排种孔的排种盘。
所述挡板的长宽尺寸均不小于排种斗下端口的长宽尺寸。
所述排种斗的下端设有与排种盘接触的刮板。
本实用新型利用排种盘在排种斗与挡板之间的相对滑动来实现排种,排种盘连续移动能够连续排种,播种速度快,且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故障率低,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种子与零部件过多的接触、碰撞,减少种子损伤,提高播种质量。排种斗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刮板,刮去排种孔中多余种子,且能有效保护种子。排种孔会不时的暴露在排种斗外,可以有效监控排种孔是否堵塞,降低空穴率,提高作物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排种斗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排种器,其包括排种斗1,该排种斗1的上端为倒锥状,下端为方形。排种斗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挡板3的形状与排种斗1的下端口相适应,挡板3的长度、宽度分别等于排种斗1下端口的长度与宽度。在排种斗1和挡板3之间滑动设有排种盘2,排种盘2上分布有排种孔5,排种盘2与上方的排种斗1和下方的挡板3相接触,但不影响排种盘2相对于排种斗1和挡板3之间的滑动,以免种子从缝隙中洒落。为清除排种孔5上方的多余种子,在排种斗1下端设有刮板4,刮板4下端与排种盘2的上表面相接触,刮板4可以设在排种斗1下端的内壁,也可以设在其下端的外壁上,刮板4可在排种盘2与排种斗1相对运动时有效保护种子,使种子免受排种斗1的刮碰挤压。刮板4也可用软毛刷子代替。
使用本实用新型很简便,将种子倒入排种斗1内,当排种盘2进入排种斗1与挡板3之间时,种子自动落入位于排种斗1内部的排种孔5中,由于挡板3在下方挡住排种孔5,使种子暂时处在排种孔5内,排种斗1与排种盘2继续相对运动,排种孔5脱离下方挡板3,此时种子从排种孔5落下排出,此动作不断重复,实现播种作业。
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作物育种,用育种盘代替排种盘2,育种盘从排种斗1与挡板3之间滑过即可实现育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铁钢,未经杨铁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8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