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升模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4833.5 | 申请日: | 200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汇;陈俊堂;彭传和;周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运林 |
| 地址: | 435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模具领域,特别是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滑模板施工的滑升模板装置。
(二)背景技术:
滑升模板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提升系统组成,国内模板系统中提升架、围带采用槽钢、角钢和钢板焊接制作,操作平台系统也采用槽钢、角钢和钢板焊接制作,不仅需要大量钢材,拆卸也不方便,通用性差、使用次数少,成本高,在小型滑模工程上组装不灵活,使用不经济。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以上的不良缺点,提供了一种根据不同的滑模工程对象,能灵活组装,方便拆卸滑升模板,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滑升模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是:滑升模板装置,包括有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提升系统,模板系统中滑模提升架由中部主横梁、顶端副横梁及左右提升立柱构成,提升架的左右立柱上装有围带,在围带上分别连接模板,操作平台系统是由操作平台构成,操作平台与提升架的立柱接连,提升系统是在提升架的主横梁中间设有套靴,在套靴上安有千斤顶,千斤顶配置一根垂直布置的承力杆,承力杆上套装有套管,其特征在于:滑模提升架的左右立柱是由管材制成的立柱,左右立柱的下部用管材扣件(是普通建筑上用于搭脚手架用的钢管扣件)连接有两个管材制成的围带,在围带的内端分别连接左右两侧模板,操作平台由管材制成,用管材扣件连接在提升架立柱上。
滑升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管材制作的防护栏杆。方便安装、拆卸,确保安全。
滑升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下端设有管材制作的吊脚手。方便安装、拆卸。
本实用新型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滑模装置重量减轻,安装拆卸方便灵活,加快滑模装置的组装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还可重复使用,更实用中小型滑模工程。
工作原理:将本滑模沿砼设计墙体处布置,每间隔1米设置一付,在左右两侧模板之间的设计墙体处浇注钢筋混凝土,待砼初凝达到出模强度后,启动千斤顶,沿承力杆上爬(承力杆的高度可不根据需要增加),并通过提升架带动左右两侧模板上移,再向左右两侧模之间浇注钢筋混凝土,如此反复直至筒仓最高处。由于承力杆套管作用,在成型的砼墙体内会形成一空洞,可十分方便地拔起承力杆。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砼墙体,2-承立杆套管,3-模板,4-千斤顶,5-提升架立柱,6-承立杆套靴,7-承力杆,8-副横梁,9-主横梁,10-围带,11-扣件,12-防护栏杆,13-操作平台,14-吊脚手。
(五)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制作若干付提升架(沿砼墙体1布置,大约间距1米一付),每付提升架由中部的主横梁9,顶端的副横梁8以及提升架立柱5构成(其中立柱5采用2根无缝钢管与短横钢管焊接而成)。在每付提升架的左右立柱5的下部各装有上下四根钢管围带10,用钢管扣件11(是普通建筑上用于搭脚手架用的钢管扣件)连接;在围带10的内端分别连接左右两侧模板3,10与模板3用铁丝固定。操作平台13采用是钢管搭设,与提升架立柱5用钢管扣件11连接,安全栏杆12与操作平台13用钢管扣件11连接,吊脚手14挂在操作平台13的钢管上。每付提升架的主横梁9中间有两个承力杆套靴6,在套靴6上安装2个千斤顶4(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每个千斤顶4配置一根垂直布置的承力杆7,为方便承力杆7在施工完成后拔出,在主横梁10的下方连接安装承力杆套管2,套在承力杆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
- 下一篇:动力供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