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炉在线热修装煤车轨道加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81187.7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辉;付晓林;赵文东;陈伟攀;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31/00 | 分类号: | C10B3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梁田;谭新民 |
| 地址: | 61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在线 热修装 煤车 轨道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焦炉在线热修装煤车的轨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装煤车在装煤运行时,它的自重轻者几十吨,重者上百吨,并且往返次数非常频繁,这就要求其轨道牢固、平整、不易变形。焦炉在线热修时,炉顶及燃烧室墙将被拆除,拆除范围往往在7米以上,此时装煤车根本无法在轨道上运行。对轨道进行安全、妥当的加固是装煤车顺利运行的根本保证。
目前传统作法是用型钢对轨道的下部进行加固,如图1所示。具体的安装方法为:先将轨道部位的炉顶打开,放入型钢门形架1,用于支撑轨道2;当炉顶拆除到一定高度时,放入槽钢4,将整条门形架连接为一个整体;当待修燃烧室墙体3逐步向下拆除至中部及下部时,分别将槽钢4加在待修燃烧室墙体3的中部及下部。砌筑时按以上方法逆向进行。这种方法构成的加固装置的缺点在于:无法保证轨道的平直与稳固,操作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同时还会给燃烧室及炉顶的检修都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在线热修装煤车轨道加固装置,提高装煤车轨道的稳固性,保证装煤车平稳、安全地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焦炉在线热修装煤车轨道加固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加固装置和第二轨道加固装置,所述第一轨道加固装置和第二轨道加固装置均由设置于轨道两侧的大梁以及大梁下方的托梁组成,所述托梁的两端分别与轨道两侧的两根大梁连接。
所述大梁由H型钢制作。
所述托梁由工字钢制作。
所述大梁与轨道平行,与托梁垂直。
所述大梁与托梁的连接部位的腹板位置上设有加筋板。
所述大梁与托梁的连接部位的下部翼缘板上设有大梁连接板。
所述大梁与托梁的连接部位的上部翼缘板上设有托梁连接板。
所述大梁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调平大梁的垫片。
所述轨道下部的托梁上设有用于对轨道进行定位的轨道压板。
所述每个轨道加固装置中托梁的数目至少为2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大梁和托梁的设置,巧妙地将轨道对托梁施加的的力传递给大梁,由大梁承担.由于托梁上的轨道压板将轨道下部进行了全方位限制,使轨道得到了全方位限位,在装煤车运行过程中轨道的平直与稳固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大梁与托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而大梁连接板、托梁连接板以及轨道压板均与相应部位直接焊接,安装实施十分方便.另一方便,由于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拆卸也十分方便,使得检修燃烧室和炉顶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对焦炉在线热修装煤车的轨道进行加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举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4所示,焦炉在线热修装煤车轨道加固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加固装置和第二轨道加固装置,所述第一轨道加固装置和第二轨道加固装置的结构相同,均由大梁6与托梁7组成。大梁6由大型H型钢制作,托梁7由工字钢制作,在大梁6和托梁7连接部位的腹板位置上加设加筋板11,并在相应位置的下部翼缘板上焊接大梁连接板8,相应位置的上部翼缘板上焊接托梁连接板9。
当大梁6与托梁7连接完毕后,大梁6两端用垫片进行调平,让托梁7紧贴轨道2,使之受力。当轨道2完全受力于托梁7时,在与轨道2紧贴部位的托梁7上焊接轨道压板10,对轨道2进行全方位定位。
安装方法:将炉顶炭化室部位的轨枕箱拆出,放入若干托梁7,炉顶看火孔墙5暂不拆除。在轨道2两侧用吊车分别放置一根大梁6,大梁6底部用螺栓与托梁7进行连接,托梁7托起轨道2,使来自轨道2的力经托梁7传递给大梁6,最终由大梁承担。当两根轨道2都加固好后,分别用装煤车空车和重车进行检验。如果轨道2有弯曲变形,则对大梁6与托梁7重新调整,直到轨道稳固。待大梁6与托梁7定位后,将大梁6两端的调平垫片用电焊与大梁6点牢。加固好后便可对焦炉炉顶及燃烧室进行拆除与重新砌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1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